2019中考語文復(fù)習(xí)指導(dǎo):?嫉闹匾骷壹白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先秦時期

1,《詩經(jīng)》,又稱《詩》或《詩三百》,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500年的詩歌約305篇,分為“風(fēng)”“雅”“頌”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謠。形式以四言為主,手法多用“賦”“比”“興”。《詩經(jīng)》為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它與《書》《禮》《易》《春秋》合為儒家“五經(jīng)”。里面的名篇《關(guān)雎》《蒹葭》是我國最早的愛情作品,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xiàn)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墩撜Z》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為孔門弟子編寫,是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之作。南宋朱熹把這部書和《孟子》《大學(xué)》《中庸》合稱“四書”。相傳,《詩經(jīng)》為孔子刪定。

3,左丘明,春秋時期魯國史官。相傳《國語》《左傳》為其所撰!秶Z》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以記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周,魯?shù)葒F族的言論為主!蹲髠鳌肥俏覈谝徊繑⑹略攤涞木幠牦w史書,按照魯國國君的世系紀年,記載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許多史料。也稱《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4,《曹劌論戰(zhàn)》:《左傳》里的精彩章節(jié),記述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敘述了曹劌戰(zhàn)前獻策和戰(zhàn)中協(xié)助魯莊公。文章以簡明的問答形式,表現(xiàn)了曹劌的政治見解和軍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今山東鄒縣)。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亞圣”之稱,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述了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實行“仁政”的政治主張。《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論述逆境對人才成長、國家興衰的重要性。兩篇短文運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充分證明了觀點!遏~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論述了“舍生取義”的重要主張。學(xué)習(xí)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氣勢磅礴、感情強烈、生動活潑”的特點。

6,《公輸》選自《墨子?公輸》,《墨子》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敘述性文章,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表現(xiàn)他“兼愛”“非攻”的主張。

兩漢時期

1,劉向:漢朝人!稇(zhàn)國策》是漢朝劉向所編,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xué)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趙國依次分國編寫,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fēng)貌,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典籍。《鄒忌諷齊王納諫》和《唐雎不辱使命》都是《戰(zhàn)國策》里的名篇。

2,《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zhàn)國策》,描寫鄒忌婉詞規(guī)勸齊威王廣開言路、博采眾長、修明政務(wù)的故事,表現(xiàn)了鄒忌巧妙的說理技巧。

3,《出師表》:作者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

4,《陳涉世家》:節(jié)選自《史記》!妒酚洝窞槲鳚h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所著。原名《太史公書》,后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xué)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妒酚洝肥侵袊糯钪墓诺涞浼,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妒酚洝纷畛鯚o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記》、《太史公》!妒酚洝纷畛鯖]有固定的書名,有的稱作“太史公書”,也有稱作“太史公記”的。到了三國時期,這本書才被明確稱為“史記”。本書的體例如下:

十表(大事年表)

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后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xué)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史圣”。與司馬光并稱“史界兩司馬”,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生平、政績);

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

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

魏晉時期

1,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詩人、散文家。著有《陶淵明集》。

著名篇章《桃花源記》《飲酒》。

2,(南北朝)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漢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學(xué)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學(xué)家。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xué)。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guī)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后任江州刺史。劉義慶是劉宋武帝的堂侄,在諸王中頗為出色,十分被看重。

代表作品:《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依內(nèi)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方正”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shù)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它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依內(nèi)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方正”、“雅量”、“識鑒”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shù)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tǒng)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dāng)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huán)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fēng)貌。

《世說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方正、雅量、識鑒、賞譽等36門,主要記述東漢末年至?xí)x代士大夫清高放誕的言談逸事,較多地反映了當(dāng)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風(fēng)氣。魯迅曾指出:“這種清談本從漢之清議而來。漢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議論政事,其初在社會上很有勢力,后來遭執(zhí)政者之嫉視,漸漸被害,如孔融、禰衡等都被曹操設(shè)法害死,所以到了晉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議論政事,而一變?yōu)閷U勑?清議而不談?wù),這就成了所謂清談了。但這種清談的名士,當(dāng)時在社會上仍舊很有勢力,若不能玄談的,好似不夠名士底資格;而《世說》這部書,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書!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夸張、與描繪的文學(xué)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xué)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xué)典故、等也多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后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08916.html

相關(guān)閱讀:名家散文賞析:樂游書海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