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詞句理解的重要鑰匙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作者:四川綿竹中學 龔志華

詞句理解,離不開語境,這是學生能明白的道理?墒堑絾栴}出現(xiàn)時,就不知怎么辦了。今天教學《拿來主義》就遇到了這樣的情形。

筆者讓學生說說“拋來”“拋給”和“送來”三個詞有何不同。抽一位學生起來,說不出一二。于是讓學生讀如下段落:

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筆者告訴學生,這是三個詞依存的段落,它們的意義由此確定。

“拋來”這個詞的理解,要注意“不要誤解為”這幾個字,這說明“拋來”與“拋給”不一樣,“拋來”是無惡意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拋給”,則帶有施舍的性質,有著目的,且?guī)阂猓休p蔑、侮辱的意味。

學生點頭,表示認同。

再聯(lián)系“說得冠冕些”,這表明“拋給”的不是好東西。“說得冠冕些”,相當于說得體面些,說得好聽些,是“送來”的。這是否意味“送來”是褒義呢?這就要看“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請問魯迅先生為何不想舉出實例?

有學生答:太多了。

筆者又問:“不想舉出實例”,表明魯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又有學生答:不滿與憎恨。

筆者再問:魯迅先生真的沒舉“送來的”實例嗎?

學生往后看書,找到了如下內容:

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

筆者道:這就表明,“送來的”比“拋來的”更為可怕。請問為什么?

生答:

“拋給的”,不管是可憐的獎賞,還是帶有奚落的性質,畢竟是“殘羹冷炙”,不至于有害。而“送來的”,就是別人不需要的,甚至是完全有害的了。

看來,學生開始注意語境了,“殘羹冷炙”就屬于前文。

最后筆者點示:

把“拋給”看作是“送來”,那是接受者的自我安慰,自我粉飾,表面上頗體面,實際上并非如此。這一切都是一味地送去帶來的禍害。

這一教學鏡頭,可引導學生明白: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是詞句理解的黃金原則。所謂“語境”,其實就是上下文。要學會捕捉語境,在語境中觀照詞句,從而準確地理解詞句的內蘊與深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12779.html

相關閱讀:語文寫作指導:七字作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