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9年版)》的頒布,標志著新一輪地理課程改革的到來。新課改形勢下地理課堂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是每一位教師都在思考的話題。應該從組合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三個方面切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標,能否實現(xiàn)高中地理有效教學,不僅是對地理課程標準的檢驗,也為下一步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經驗。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學,要求轉變灌輸式教育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地理學習。接下來,本文就針對相關問題展開簡要分析。
一、組合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根據課程內容、課程理念具體決定,原則上盡量體現(xiàn)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向互動過程。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生活教學法、分層教學法、興趣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是當前普遍受到認可的幾種教學方法,從形式上而言,這幾種教學方法各有所長,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它們組合起來使用,務求用切實有效、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區(qū)域地理與人類活動教學中,我首先采用了案例教學法,以長三角產業(yè)區(qū)案例進行導入,引導學生從產業(yè)區(qū)位、規(guī)模、部門、布局等方面進行學習。在對每個知識點展開深入分析的過程中,我又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請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內容,課下我布置了自行收集本地典型產業(yè)區(qū)案例的任務,要求學生舉一反三,評價產業(yè)地域案例。短短一節(jié)課,分別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地理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結束本節(jié)教學之后,很多學生興趣盎然地詢問:老師,這樣的地理課太有意思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下次我們能不能還用這樣的方式上課呢?
二、優(yōu)化教學過程
新課改形勢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無論怎樣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班級教學制度仍然是主流,集體授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更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關鍵形式。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問題在于如何優(yōu)化教學過程,讓集體授課質量全面提高。
1.傳遞激情,引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坏⿲W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效益就得到了保障,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提高。高中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參與課堂教學。教師應該用富有激情的教學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引發(fā)地理學習興趣。
2.交流互動,營造良好氛圍
有效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向進行的實踐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顯得尤為重要!把劬κ切撵`的窗戶”,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用眼神與學生多交流。一方面,通過眼神,教師可以傳遞期盼、提示、鼓勵、警告、征詢意見的信息,另一方面,通過觀察學生的眼神,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是否對當前問題存有疑慮,從而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工作。
3.啟發(fā)提問,保證學習效益
地理課堂絕不能成為教師一人表演的舞臺,教師既要確保自己課堂主導地位的凸顯,又要保證學生學習主人翁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善于提問是保證學習效益的重要途徑,一個行之有效的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地理課程具有自身的學科特色,湘教版教材刪除了不少非地理學科的內容,明顯突出了地理特色教學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學想要做到卓有成效,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突出地理學科的空間性、區(qū)域性、綜合性、人文性。
1.空間性
課堂教學要合理運用圖文資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圖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空間概念和想象思維能力。
2.區(qū)域性
每一個地理案例分析,都要盡量置身于區(qū)域背景下進行討論。尤其是農業(yè)地域、工業(yè)地域相關案例,應當引導學生從案例的區(qū)域背景角度展開思考,逐步形成區(qū)域地理的知識結構。
3.綜合性
高中學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習經驗,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從什么角度、什么方面對以往所學習的地理知識進行聯(lián)系綜合!皻夂颉睂W習要綜合地形,“水文”學習要綜合地形與氣候,“植被”學習要綜合地形、氣候、水文,“聚落”學習要綜合經濟、政治、文化、自然環(huán)境;“經濟地理”學習要綜合自然資源、自然環(huán)境、人口、政策……提高綜合能力,對于實現(xiàn)有效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4.人文性
課堂教學應該注意落實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突出區(qū)域人地關系特色,引導學生關注自然地理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新課改形勢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是一個愈發(fā)引人關注的課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投身于相關課題的研究。本文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如何組合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進行的簡要探討。由于文章篇幅有限,還來不及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關于如何進一步增強教學質量、全面實現(xiàn)有效教學,仍然需要在今后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14056.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必修一、二、三復習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