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必修三主要內容[1]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與程序圖框
1. 算法的含義:在數學中,主要研究計算機能實現的算法,即按照某種機械程序步驟一定可以得到結果的解決問題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數求值的算法、作圖的算法,等等。
2. 例子:
1例1 任意給定一個大于1的整數n,試設計一個程序或步驟對n是否為質數做出判定。
算法分析:根據質數的定義,很容易設計出下面的步驟:
第一步:判斷n是否等于2,若n=2,則n是質數;若n>2,則執(zhí)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從2至(n-1)檢驗是不是n的因數,即整除n的數,若有這樣的數,則n不是質數;若沒有這樣的數,則n是質數。
這是判斷一個大于1的整數n是否為質數的最基本算法。
2例2 用二分法設計一個求議程x?2=0的近似根的算法。
算法分析:回顧二分法解方程的過程,并假設所求近似根與準確解的差的絕對值不超過0.005,則不難設計出以下步驟:
2第一步:令f(x)=x?2。因為f(1)<0,f(2)>0,所以設x1=1,x2=2。
第二步:令m=(x1+x2)/2,判斷f(m)是否為0,若則,則m為所長;若否,則繼續(xù)判斷f(x1)?f(m)大于0還是小于0。
第三步:若f(x1)?f(m)>0,則令x1=m;否則,令x2=m。
第四步:判斷|x1?x2|<0.005是否成立?若是,則x1、x2之間的任意取值均為滿足條件的近似根;若否,則返回第二步。
例3 寫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的算法
2x+y=1②
解:第一步,②-①×2得5y=3;③
第二步,解③得y=3/5;
第三步,將y=3/5代入①,得x=1/5
學生做一做:對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說,上述步驟應該怎樣進一步完善? 老師評一評:本題的算法是由加減消元法求解的,這個算法也適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
A1xB1yC10(A1B2B1A20)的解的算法: 程組的解法。下面寫出求方程組AxByC0222
第一步:②×A1-①×A2,得(A1B2-A2B1)y+A1C2-A2C1=0;③ 第二步:解③,得yA2C1A2C2; A1B2A2B1
第三步:將yA2C1A2C2B2C1B1C2代入①,得x。 A1B2A2B1A1B2A2B1
此時我們得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公式,利用此公司可得到倒2的另一個算法: 第一步:取A1=1,B1=-2,C1=1,A2=2,B2=1,C2=-1;第二步:計算xB2C1B1C2ACA2C2與y21 A1B2A2B1A1B2A2B1
第三步:輸出運算結果。
可見利用上述算法,更加有利于上機執(zhí)行與操作。
基礎知識應用題
例4 寫出一個求有限整數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解:算法如下。
S1 先假定序列中的第一個整數為“最大值”。
S2 將序列中的下一個整數值與“最大值”比較,如果它大于此“最大值”,這時你就假定“最大值”是這個整數。
S3 如果序列中還有其他整數,重復S2。
S4 在序列中一直到沒有可比的數為止,這時假定的“最大值”就是這個序列中的最大值。
學生做一做 寫出對任意3個整數a,b,c求出最大值的算法。
老師評一評 在例2中我們是用自然語言來描述算法的,下面我們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本題的算法。
S1 max=a
S2 如果b>max, 則max=b.
S3 如果C>max, 則max=c.
S4 max就是a,b,c中的最大值。
綜合應用題
例5 寫出求1+2+3+4+5+6的一個算法。
分析:可以按逐一相加的程序進行,也可以利用公式1+2+„+n=
根據加法運算律簡化運算過程。
解:算法1:
S1:計算1+2得到3;
S2:將第一步中的運算結果3與3相加得到6;
S3:將第二步中的運算結果6與4相加得到10;
S4:將第三步中的運算結果10與5相加得到15;
S5:將第四步中的運算結果15與6相加得到21。
算法2:
S1:取n=6;
S2:計算n(n1

1)進行,也可以2n(n1); 2
S3:輸出運算結果。
算法3:
S1:將原式變形為(1+6)+(2+5)+(3+4)=3×7;
S2:計算3×7;
S3:輸出運算結果。
小結:算法1是最原始的方法,最為繁瑣,步驟較多,當加數較大時,比如1+2+3+„+10000,再用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算法2與算法3都是比較簡單的算法,但比較而言,算法2最為簡單,且易于在計算機上執(zhí)行操作。
學生做一做 求1×3×5×7×9×11的值,寫出其算法。
老師評一評 算法1;第一步,先求1×3,得到結果3;
第二步,將第一步所得結果3再乘以5,得到結果15;
第三步,再將15乘以7,得到結果105;
第四步,再將105乘以9,得到945;
第五步,再將945乘以11,得到10395,即是最后結果。
算法2:用P表示被乘數,i表示乘數。
S1 使P=1。
S2 使i=3
S3 使P=P×i
S4 使i=i+2
S5 若i≤11,則返回到S3繼續(xù)執(zhí)行;否則算法結束。
1、寫出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個算法。
2、寫出求1至1000的正數中的3倍數的一個算法(打印結果)
1、解:算法如下
2S1 計算△=b-4ac
S2 如果△〈0,則方程無解;否則x1=
S3 輸出計算結果x1,x2或無解信息。
2、解:算法如下:
S1 使i=1
S2 i被3除,得余數r
S3 如果r=0,則打印i,否則不打印
S4 使i=i+1
S5 若i≤1000,則返回到S2繼續(xù)執(zhí)行,否則算法結束。
21、寫出解不等式x-2x-3<0的一個算法。
2解:第一步:x-2x-3=0的兩根是x1=3,x2=-1。
2第二步:由x-2x-3<0可知不等式的解集為x。
2評注:該題的解法具有一般性,下面給出形如ax+bx+c>0的不等式的解的步驟(為方
便,我們設a>0)如下:
第一步:計算△= b4ac; 2
第二步:若△>0,示出方程兩根x1,2
x; bb24ac(設x1>x2),則不等式解集為2a
b}; 2a第三步:若△= 0,則不等式解集為{x | x∈R且x
第四步:若△<0,則不等式的解集為R。
2、求過P(a1,b1)、Q(a2,b2)兩點的直線斜率有如下的算法:
第一步:取x1= a1,y1= b1,x2= a2,y1= b2;
第二步:若x1= x2;第三步:輸出斜率不存在;
第四步:若x1≠x2; 第五步:計算ky2y1; x2x1
第六步:輸出結果。
3、寫出求過兩點M(-2,-1)、N(2,3)的直線與坐標軸圍成面積的一個算法。
解:算法:第一步:取x1=-2,y1=-1,x2=2,y2=3; 第二步:計算yy1xx1; y2y1x2x1
第三步:在第二步結果中令x=0得到y(tǒng)的值m,得直線與y軸交點(0,m);
第四步:在第二步結果中令y=0得到x的值n,得直線與x軸交點(n,0);
第五步:計算S=1|m||n|; 2
第六步:輸出運算結果
3. 程序框圖的概念:是一種用規(guī)定的圖形,指向線及文字說明來準確、直觀地表示算法的
圖形。
4. 基本概念:
(1)起止框圖:


起止框是任何流程圖都不可缺少的,它表明程序的開始和結束,所以一個完整的流程圖的首末兩端必須是起止框。
(2表示數據的輸入或結果的輸出,它可用在算法中的任何需要輸入、輸出的位置。圖1-1中有三個輸入、輸出框。第一個出現在開始后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輸入未知數的系數a11,a12,a21,a22和常數項b1,b2,通過這一步,就可以把給定的數值寫在輸入框內,它實際上是把未知數的系數和常數項的值通知給了計算機,另外兩個是輸出框,它們分別位于由判斷分出的兩個分支中,它們表示最后給出的運算結果,左邊分支中的輸出分框負責輸出D≠0時未知數x1,x2的值,右邊分支中的輸出框負責輸出D=0時的結果,即輸出無法求解信息。
(3)處理框:1-1中出現了兩個處理框。第一個處理框的作用是計算D=a1

1a22-a21a12的值,第二個處理框的作用是計算x1=(b1a22-b2a12)/D,x2=(b2a11-b1a21)/D的值。
(4)判斷框一般有一個入口和兩個出口,有時也有多個出口,它是惟一的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出口的符號,在只有兩個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與“否”(也可用“Y”與“N”)兩個分支,在圖1-1中,通過判斷框對D的值進行判斷,若判斷框中的式子是D=0,則說明D=0時由標有“是”的分支處理數據;若D≠0,則由標有“否”的分支處理數據。例如,我們要打印x的絕對值,可以設計如下框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19789.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