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文,字公肅,號立齋”文言文閱讀及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徐元文,字公肅,號立齋。江蘇昆山人。年十四,補諸生。順治十一年,賜進土第一?滴醭踉,坐?誤,謫鑾儀衛(wèi)經歷,閱四年,事白,復原官。丁外艱,與兩兄日居喪次,酌古禮行之。起復,補國史院修撰,遷秘書院侍讀,典試陜西。累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超拜左都御史。二十七年十二月,遷刑部尚書,甫旬日,調戶部。二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公既以廷議數(shù)與滿大臣忤,屢招黨訐,乃具疏力求去;上許原官致仕,即日辭朝。舟過臨清,關吏大索,雖醬瓿之屬皆發(fā)視,僅得圖書數(shù)千卷,饌金三百而已。皆嘖嘆。三十年七月,薨于里第,年五十有八。
公之在成均也,毅然以師道自任,疏請準順治間例,令直省學臣選拔文行兼優(yōu)之士,復取鄉(xiāng)試副榜額,并送監(jiān)肄業(yè)。得旨下部著為令。蒞學四年,端士習,正文體,條教大飭。充日講起居住官時,圣祖詔公用通鑒與四書參講。公與桐城張文端取《通鑒綱目》,擇其事之關主德裨治理者,博采先儒之論,以己意附之,旁推交通,一以仁義為本
康熙十八年,特召監(jiān)修《明史》。學士充監(jiān)修,非故事也,請辭,不許。因請購遺書,征遺獻,薦故給事中李清、主事黃宗羲及原任副使曹溶、主事江懋麟,布衣黃虞稷、諸生姜宸英、萬言。部議不允,特旨從之。宗羲、溶,并以老不至,而各上所著書,詔并付史館。
公與兄健庵俱好士延攬獎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貴常戚戚如有憂者。內行修潔,苞苴之使不及門。御家人嚴整,退食之暇,匡坐讀書而已。待兄弟極友愛,然恒以道義相規(guī)切。歷充《孝經衍義》、《政治訓典》、《方略》、《一統(tǒng)志》總裁。著《含經堂集》若干卷。
(選自《清代學人列傳》)
[注]?:被別人牽連而受到處分或損害。醬瓿:指盛醬的器物。成均:泛稱官府設置的最高學府,文中指國子監(jiān)。苞苴:借指賄賂或饋贈。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坐?誤,謫鑾儀衛(wèi)經歷坐:因……而犯罪
B.遷秘書院侍讀,典試陜西典:主持。
C.雖醬瓿之屬皆發(fā)視發(fā):發(fā)現(xiàn)
D.端士習,正文體,條教大飭飭:整頓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三十年七月,薨于里第得復見將軍于此
B.因請購遺書因賓客至相如門前謝罪。
C.毅然以師道自任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D.公與桐城張文端取《通鑒綱目》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11.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公與兄健庵/俱好士延攬獎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貴常/戚戚如有憂者
B.公與兄/健庵俱好士/延攬獎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貴/常戚戚如有憂者
C.公與兄健庵俱好/士延攬獎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貴常/戚戚如有憂者
D.公與兄健庵俱好士/延攬獎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貴/常戚戚如有憂者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徐元文14歲時被錄取為當?shù)厣鷨T。順治十一年,高中進士第一名。康熙初年,降職調任鑾儀衛(wèi),經過四年的時間才恢復了原職。
B.徐元文曾任國史院修撰、內閣學士、左都御史、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晚年辭職回家,皇上允許他仍享受原來的官職待遇。
C.徐元文在國子監(jiān)任職的時候,上疏請求讓各省學官推舉品學兼優(yōu)的讀書人和鄉(xiāng)試副榜生,送入太學學習。他的建議被采納,并頒布實施。
D.徐元文平時品行純潔,行賄送禮的人不登門。他管理家人非常嚴格,閑暇的時候就端正地坐著讀書,對待兄弟非常友愛,總是用道義相勸戒。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公既以廷議數(shù)與滿大臣忤,屢招黨訐,乃具疏力求去。(5分)
(2)擇其事之關主德裨治理者,博采先儒之論,以己意附之,旁推交通,一以仁義為本。(5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24015.html

相關閱讀:閱讀:武侯問曰:“進兵之道何先-”
《郭衍,字彥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邦瑞》閱讀答案及翻譯
《江間作四首(其三)》閱讀答案
《卜式傳》閱讀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