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素質化教學改革推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開始得到重視。高中化學采用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的模式能更好地突顯出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自我探索的不斷突破的創(chuàng)新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本文主要討論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來闡述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應如何運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
引言
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能夠欲罷不能的主動學習和研究。教育的根本目的從來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在整個教學模式中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主動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科學的學習觀。
1.啟發(fā)-探究式教學
“啟發(fā)”的教學概念是由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孔子提出“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1]”孔子重視因材施教,重視啟發(fā)學生自己去主動學習。探究式教學是20實際50年代由美國哲學家教育杜威提出。他認為科學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或方法[2]。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是以啟發(fā)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方法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者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注重“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港式,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有“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啟發(fā)-探究是教學注重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進行思考,從而啟發(fā)他們對于新現象新問題的思考,調動他們的思維能力,讓整個學習氛圍變得活躍。啟發(fā)-探究式教學主要是通過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來完成教學目標。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引導學生去發(fā)現的新的問題或是對已有的卻還未解答的問題進行探究,幫助學生學習問題解決的過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2.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2.1明確學習目標
無論何種教學模式都一個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3]。在進行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化學老師要注意“有所為有所不為。”教學目標不要太過空泛,要具象具體,讓學生可以僅僅抓住中心;學習目標來自于課本也要高于課本,學習最好不要以掌握教材內容為目標,這樣的目標太過于簡單達不到效果,并且要適當的給學生留下一個懸念,激發(fā)學生課后學習探究的興趣。
2.2創(chuàng)設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是探究式教學中最為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將學習放置于一個真實復雜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對問題的發(fā)現力;瘜W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于化學現象和現象產生的各種條件,讓學生了解到化學是和我們生活處處相關的一門科學。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已知知識,從一些較為常見的問題現象入手。
2.3確定問題
在確定問題時化學老師要注重三點:一是設計的問題要是“好的問題”,與創(chuàng)設的情境緊密相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啟發(fā)他們自己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和學習目標和所學的化學知識理論相關聯,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的學習,通過自己手中收集的數據去主動探討問題[4]。
2.4提出假設
提出假設是高中化學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假設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探究教學的結果;瘜W老師要鼓勵學生根據情節(jié)條件進行合理大膽的假設,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書籍或是其他人所進行過相關實驗的結果做出合理的假設。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2.5自主研究
學生通過對自己所提出的假設進行驗證研究從未發(fā)現問題的本質,這樣一個自主研究的過程是高中化學啟發(fā)-探究式模式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5]。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會通過各種形式、各種工具和方法努力的進行探究,探究的過程就是主動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抗挫力,激發(fā)對化學的興趣和感情。當然化學教師可以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一些指導和建議,但不要主導學生去進行自主研究。
2.6合作討論
討論是一個相互交流、互通有無、求同存異的過程。在反復的討論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學會傾聽,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的思路清晰化,在互相交流意見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反省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不足,學習他人更好的方法與經驗。
2.7得出結論
學生通過提出假設、自主研究、合作討論最終對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歸納,這是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表現。在進行結論過程中,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修正。盡管學生得出的結論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老師還是要鼓勵和肯定學生在其中表現。
2.8應用推廣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所學習的知識。通過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中的一系列的程序,學生完成了學習目標,掌握了相關的化學知識與實驗技巧,老師就可以以各種形式讓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能夠真正的將知識轉變自己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yōu)秀。
3.結論
傳統(tǒng)的教學已經滿足不了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而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多元化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學習,是一件終身都應該在做的事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可科學觀,讓知識最終成為學生的力量,才是現代教育應該有的態(tài)度與責任。
作者:鄭榮波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蓮花中學
參考文獻
[1]傅海清.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9(35):215-216.
[2]張艷梅.淺談“13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01(5):50-51.
[3]李婭.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核心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11):49.
[4]孫高海.淺談探究性教學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31(13):93.
[5]曾定安.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實驗教學策略與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9,02(20):107-109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24805.html
相關閱讀:化學必備知識點:物質的俗名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