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與細胞》實驗專題復習知識要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實驗一、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必修一P18)

 

 

還原性糖

脂肪

蛋白質

材料

蘋果、梨

花生種子

黃豆或雞蛋清

試劑

斐林試劑

甲液:0.1g/ mL NaOH溶液

乙液:0.05g/ mL CuSO4溶液

(甲乙液混合用)

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顯微鏡觀察)

雙縮脲試劑

A液:0.1g/ mL NaOH溶液

B液:0.01g/ mL CuSO4溶液

(先加A液再加B液)

結果

(加熱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橘黃色或紅色

紫   色

 

 

 

 

 

 

 

實驗二: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1.實驗原理: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xiàn)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xiàn)紅色。

 

2.所用試劑及其作用:0.9%的NaCl溶液:保持細胞原有形態(tài)

 

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3、過程: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水解→沖冼涂片→染色→觀察(先低倍鏡觀察,找到目標后將其移至視野中央,調(diào)節(jié)清晰后換用高倍物鏡觀察)

 

 

DNA

RNA

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試劑

甲基綠

吡羅紅

顏色

綠色

紅色

 

 

 

 

實驗三:  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必修一P47)

 

1、實驗原理:葉綠體的辨認依據(jù):葉綠體是綠色的,呈扁平的橢圓球形或球形。

 

線粒體辨認依據(jù):線粒體的形態(tài)多樣,有短棒狀、圓球狀、線形、啞鈴形等。

 

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

 

2、實驗材料:蘚類的葉、黑藻的葉(葉子薄而小,葉綠體清楚,可取整個小葉直接制片)

 

3、過程:制片→低倍鏡下找到葉片細胞→高倍鏡下觀察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線粒體

 

4、實驗結果

 

 

線粒體

葉綠體

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蘚類的葉、黑藻的葉

試劑

健那綠染液

不需染色

顏色

藍綠色

(本身呈現(xiàn))綠色

 

 

 

 

實驗四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

 

1、實驗原理:

 

(1)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

 

(2)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3)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乙醇(酒精)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

 

2、.方法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包括選擇實驗材料、選擇實驗器具、確定實驗步驟、設計實驗記錄表格)→實施實驗→分析與結論→表達與交流。

 

 

 

 

 

 

 

3、10%的NaoH溶液的作用:吸收空氣中的CO2

 

4、:結果(1)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chǎn)生?和二氧化碳  

 

 

實驗一至實驗四總結:

 

 

材料

試劑

出現(xiàn)顏色

還原性糖

蘋果、梨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淀

脂肪

花生種子

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

橘黃色或紅色

蛋白質

雞蛋清

雙縮脲試劑

紫色

淀粉

馬鈴薯勻漿

碘液

藍色

DNA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甲基綠

綠色

RNA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吡羅紅

紅色

線粒體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健那綠

藍綠色

葉綠體

蘚類的葉、黑藻的葉

不需染色

綠色

CO2檢測

澄清的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變渾濁

 

(藍變綠再變黃)

酒精檢測

重鉻酸鉀溶液

橙色變成灰綠色

 

 

 

 

 

 

 

 

 

 

 

 

實驗五 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必修一P97)

 

1、實驗原理:

 

(1)葉綠體中的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層析液是有機溶劑。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所以用層析法來分離四種色素。

 

2、實驗材料:幼嫩、鮮綠的菠菜葉

 

3、過程

 

提取色素(5克綠葉剪碎,加SiO2、CaCO3和10mL無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收集濾液(用棉花塞塞住試管口)→制備濾紙條(將干燥的濾紙,一端剪去二個角,并在距這一端1cm處劃一鉛筆線)→劃濾液細線(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沿鉛筆線劃出細、齊、直的一條濾液細線,干后重復三次)→紙層析法分離色素(將3mL層析液倒入燒杯中,將濾紙條(劃線一端朝下)插入層析液中,用培養(yǎng)皿蓋蓋上燒杯)

 

4、結果

 

擴散最快是胡蘿卜素,擴散最慢是葉綠素b,含量最多的是葉綠素a。 

 

5、注意事項

 

項目

目的

加SiO2

為了研磨得更充分。

加CaCO3

防止研磨時葉綠素受到破壞。

用棉花塞塞住試管口

防止丙酮揮發(fā)

層析液不能沒及濾紙條

防止色素溶解在層析液中

濾液細線越細、越齊越好

防止色素帶之間部分重疊

重復三次

增加色素在濾紙上的附著量,實驗結果更明顯

 

實驗六:認識顯微鏡的結構,學會使用顯微鏡(必修一P7)

 

 


1、光學顯微鏡的結構結構:

  

(1)光學部分

 

目鏡、鏡筒、物鏡、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

 

(2)機械部分

 

鏡座、傾斜關節(jié)、鏡臂、載物臺(上有通光孔、壓片夾)、鏡頭轉換器、粗、細準焦螺旋。

 

2、目鏡無旋轉螺絲,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物鏡有旋轉螺絲,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反目正物)。

 

3、呈像原理:倒立放大的虛像。(物鏡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成像的清晰程度)

 

4、放大倍數(shù):目鏡和物鏡二者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是指直徑倍數(shù),即長度和寬度,而不是面積)

 

5、顯微鏡的使用:取鏡和安放(裝鏡頭)→對光(轉動粗準焦螺旋【順時針】,俯首側視鏡筒慢慢下降。調(diào)節(jié)視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鏡)→低倍鏡觀察找到物像后,把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高倍鏡觀察(把低倍鏡移走,換上高倍鏡,只準用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把視野調(diào)整清晰,直到物像清楚為止)

 

注:換高倍物鏡時只能移動轉換器,換鏡后,只準調(diào)節(jié)細準焦、反光鏡(和光圈)。

 

6:放大倍數(shù)與視野的關系:放大倍數(shù)越小,視野范圍越大,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多,視野越亮;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范圍越小,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

 

7.裝片的移動:物像在何方,就將載玻片向何處移。(原因:物像移動的方向和實際移動玻片的方向相反)

 

8.污點判斷:1)污點隨載玻片的移動而移動,則位于載玻片上;

 

2)污點不隨載玻片移動,換目鏡后消失,則位于目鏡;換物鏡后消失,則位于物鏡;

 

3)污點不隨載玻片移動,換鏡后也不消失,則位于反光鏡上。

 

實驗七  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必修一P78、P83)

 

方法步驟: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包括選擇實驗材料、選擇實驗器具、確定實驗步驟、設計實驗記錄表格)→實施實驗→分析與結論→表達與交流。

 

實例: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1、實驗原理 

 

過氧化氫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肝臟提取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

 

2、方法步驟:

 

試管

加入物質

處理

現(xiàn)象

點燃的衛(wèi)生香

1

2ml的 H2O2溶液

不做處理

無氣泡產(chǎn)生或產(chǎn)生極少量氣泡

無明顯變化

2

90.C水浴加熱

產(chǎn)生少量的氣泡

輕度復燃

3

加2滴FeCl3溶液

產(chǎn)生較多的氣泡

復燃

4

加2滴肝臟研磨液

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

猛烈復燃

 

 

 

 

 

3、結論:酶可在常溫常壓下,高效地完成對化學反應的催化。(酶具有高效性)

 

4、肝臟進行研磨的目的:研磨可破壞肝細胞結構,使細胞內(nèi)的酶釋放出來,增加酶與底物的接觸面積

 

實驗八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必修一P115)

 

1、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溶液)著色,通過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各個時期細胞內(nèi)染色體(或染色質)的存在狀態(tài),就可判斷這些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進而認識有絲分裂的完整過程。

 

2.實驗材料: 洋蔥(可用蔥、蒜代替)

 

3、實驗步驟:根尖的培養(yǎng)→裝片的制作(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低倍鏡觀察,再高倍鏡觀察 )  

 

4.注意事項

 

步  驟

注 意 問 題

目的

解離:放入盛有質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室溫下解離3~5min。

解離時間要保證,細胞才能分散開來。

 

解離時間也不宜過長。

溶解細胞間質,使細胞相互分離。細胞已被鹽酸殺死。

 

否則,根尖過于酥軟,無法取出。

漂洗:根尖酥軟后,用鑷子取出,放入清水中漂洗約10 min。

漂洗要充分,可換水1~2次。

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

 

 

染色:把洋蔥根尖放進盛有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染色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顯微鏡下一片紫色,無法觀察。

龍膽紫等為堿性染料,可使染色體著色。

 

醋酸洋紅溶液也能使染色體著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2785.html

相關閱讀:高三生物復習必修二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