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太和五十月中,半夜時,舍外有疾呼傳緘書者,牧曰:“
必有異,亟取火來!”
及發(fā)之,果集賢學(xué)士沈公子明書一通,曰:“
吾亡友李賀,元和中,義愛甚厚,日夕相與起居飲食。賀且死,嘗授我平生所著歌詩,離為四編,凡二百三十三首。數(shù)來東西南北,良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復(fù)得寐,即閱理篋帙,忽得賀詩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與賀話言嬉游一處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觴一飯顯顯然無有忘棄者不覺出涕。賀復(fù)無家室子弟,得以給養(yǎng)恤問。嘗恨想其人,詠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與我為賀集序,盡道其所來由,亦少解我意。”
牧其夕不果以書道不可,明日就公謝,且曰:“
世謂賀才絕出于前。”
讓居數(shù)日,牧深惟公曰:“
公于詩為深妙奇博,且復(fù)盡知賀之得失短長。今實敘賀不讓,必不能當(dāng)公意,如何?”
復(fù)就謝,極道所不敢敘賀。公曰:“
子固若是,是當(dāng)慢我。”
牧因不敢復(fù)辭,勉為賀敘,終甚慚。
賀,唐皇諸孫,字長吉。元和中,韓吏部亦頗道其歌詩。云煙綿聯(lián),不足為其態(tài)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fēng)檣陣馬①
,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②
,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墮殿,梗莽丘壟③
,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鯨?鰲擲④
,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騷有感怨刺懟,言及君臣理亂,時有以激發(fā)人意。乃賀所為,得無有是?賀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古今未嘗經(jīng)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補(bǔ)梁庾肩吾宮體謠》。求取情狀,離絕遠(yuǎn)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賀生二十七死矣!世皆曰:使賀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騷可也。賀死后凡十有五,京兆杜牧為其敘。
[
注]①
順風(fēng)之船,沖鋒陷陣之馬。②
遠(yuǎn)古燒土為棺,是為瓦棺;鑄篆文于古鼎,是為篆鼎。③
荒廢的國都,頹敗的宮殿,雜亂的草木,清冷的墳?zāi)埂"?br />?(qū)
:張口;擲:跳躍。
10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嘗恨想其人,詠味其言止矣
恨:遺憾
B
.明日就公謝
謝:道謝
C
.良為已失去
良:確實
D
.子厚于我
厚:交情深
1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忽得賀詩前所授我者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B
.賀且死,嘗授我平生所著歌詩
若屬皆且為所虜
C
.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
既自以心為形役
D
.牧因不敢復(fù)辭
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12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A
.思理往事/凡與賀話言/嬉游一/處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觴一飯/顯顯然無有忘/棄者不覺出涕。
B
.思理往事/凡與賀話言嬉游/一處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觴一飯/顯顯然無有忘/棄者不覺出涕。
C
.思理往事/凡與賀話言/嬉游一/處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觴一飯/顯顯然無有忘棄者/不覺出涕。
D
.思理往事/凡與賀話言嬉游/一處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觴一飯/顯顯然無有忘棄者/不覺出涕。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 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
分)
(1)
子固若是,是當(dāng)慢我。(4
分)
(2)
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4
分)
(3)
使賀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騷可也。(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2
、D
13
、(1)
你堅持像這樣(
不肯作序)
,這一定是輕慢我。(“
固”“
若”“
慢”
各1
分,句意1
分)
(2)(
李賀的詩)
大概是《離騷》的流韻,雖然思想比不上《離騷》,但語言辭采或許超過了《離騷》。(“
蓋”“
不及”“
或”
各1
分,句意1
分)
(3)
假如李賀還沒有死,稍微用思想來豐富詩作,像對待奴仆那樣對待《離騷》也可以了。(“
使”“
少”“
奴仆”
各1
分,句意1
分)
【參考譯文】
大和五十月中,半夜時分,屋子外面有一個緊急呼叫傳遞書信的人。我說:“
一定有特殊情況,趕緊拿燈來!”
等到打開書信,果然是集賢學(xué)士沈子明的一封書信,信中說:“
我的亡友李賀,元和間,情誼非常深厚,朝夕相處,一同生活。李賀臨死,曾交給我平生所著詩歌,雜亂地分為四編,一共二百三十三首。多來,我到處(遷移),的確以為詩稿已失去。今夜酒醉醒來,不能再入睡,就閱讀整理箱中的書冊,忽然找到以前李賀交給我的詩。回想往事,凡和李賀言談、嬉游,每一處所,每一物候,每一早晚,每一杯酒,每一餐飯,都非常清晰,沒有忘記的,不覺流淚。賀又沒有妻子和兒女能夠撫恤慰問,我常痛心地回想他這個人,回味他的話,(只能)僅此而已。你對我很好,替我為李賀詩集作序,完全道出詩作的來由,也稍微寬解我的心意。”
我那天晚上沒有做到用書信說明不能作序的理由,第二天,到沈公處致歉,并說:“
世人認(rèn)為李賀才華卓絕,超越前人。”
推辭(此事)。過了幾日,我深思沈公的話說:“
您對詩的理解達(dá)到了精深美妙神奇博大的程度,而且又全部了解李賀詩歌的優(yōu)點和不足,F(xiàn)在我真的毫不謙讓地為李賀詩作序,一定不能契合您的心意,怎么辦?”
我又去沈君處道歉,極力說不敢為李賀作序的原因。沈公說:“
你堅持象這樣(不肯作序),這一定是輕慢我。”
我因此不敢推辭,盡力為李賀作序,但是我非常慚愧。
皇室子孫李賀,字長吉。元和間,韓愈也很稱道他的詩歌。云霧聯(lián)延不斷,不足以形容它的風(fēng)姿;流水悠遠(yuǎn)流淌,不足以形容它的情思;春色生機(jī)勃勃,不足以形容它的和暢;秋天清明高潔,不足以形容它的風(fēng)格;順風(fēng)之船沖鋒戰(zhàn)馬,不足以形容它的剛勇;出土文物,,不足以形容它的古雅;鮮花美女,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采;已成廢墟的國都和宮殿,雜亂的草木和荒墳,不足以形容它的哀怨悲愁;張口的鯨跳躍的鰲,牛鬼蛇神,不足以形容它的虛荒誕幻。大概(它是)《離騷》之流韻,思想雖然比不上它,語言或許超過《離騷》!峨x騷》有感慨怨怒諷刺仇恨,談到君臣治理亂政,時常用言辭來激發(fā)人的情感。而李賀的詩作,難道不是有這樣的情況嗎?
李賀能夠探尋前朝往事,來深深嘆息感慨古今未曾吟詠的事物,如《金銅仙人辭漢歌》、《補(bǔ)梁庾肩吾<
宮體謠>
》,追求形象不肯蹈常習(xí)故,擺脫開前人的文字痕跡,間或也有一些不能讓人理解。李賀只活了二十七就死了,世人都說:“
假設(shè)李賀還沒有死,稍微的用思想來豐富詩作,將《離騷》視作奴仆也可以了。”
李賀死后十多,京兆杜某為他作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29614.html
相關(guān)閱讀:“孔子和老子筆下的水”比較閱讀及答案
《毛贊行墓碑記》閱讀答案
“顏杲卿,瑯邪臨沂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中文言文閱讀《趙普》附答案及翻譯
“初,始皇尊寵蒙氏,信任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