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心無旁騖,全力以赴,爭分奪秒,頑強拼搏腳踏實地,不驕不躁,長風破浪,直濟滄海,我們,注定成功!逍遙右腦為大家推薦《高一生物必修一《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案》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教案【一】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僬f出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
、诶斫庥醒鹾粑蜔o氧呼吸的過程,說明它們的異同點。
、壅莆蘸粑绞降呐袛嗖煤粑饔梅匠淌接嬎。
2能力目標
、倥囵B(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
、谕ㄟ^分組討論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處理信息、合作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弁ㄟ^辨析等評價方式,培養(yǎng)學生能夠在一定的情境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判、正確結論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傧M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交流、合作精神。
、谧寣W生知道理論來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及原理。
2細胞呼吸原理和本質
3根據(jù)呼吸作用方程式的相關計算
教學過程
【導入】本課導語
生物體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而且能量的直接提供者ATP,ATP中的能量主要儲存在高能磷酸鍵中。對于生物體來說ATP中的能量都可以來源于呼吸作用,本節(jié)課主要來復習細胞呼吸。
【活動】細胞呼吸學生活動
活動1
問題1:生物體內有多種供能物質,各種能源物質在供能上有怎樣的關系?
問題2:細胞呼吸是ATP的主要來源,ATP還有哪些來源呢?
【講授】請兩個同學寫出細胞呼吸反應式,引導出細胞呼吸類型、概念和過程的復習。
PPT分別展示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完整過程,提出相應問題
問題3:有氧產物CO2、H2O中的氧原子的來源?
追問:如果提供18O2,可以產生放射性C18O2嗎?
問題4:有同學認為反應式中的“能量”就是“ATP中的能量”,對嗎?
問題5:為什么不同生物的無氧呼吸產物不同呢?
最后,討論辨析:
1、沒有線粒體的生物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嗎?
2、有線粒體的生物就一定會發(fā)生有氧呼吸嗎?
總結: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CO2和水;在無氧的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少量CO2。
【講授】細胞呼吸講授
引導學生理解實驗結果,總結細胞呼吸方式?偨Y細胞呼吸方程式。引導學生利用方程式計算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練習】細胞呼吸練習
1.酵母菌在有氧時進行有氧呼吸,無氧時進行無氧呼吸,將酵母菌放在含有培養(yǎng)液的密閉的錐形瓶中,測得CO2的釋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則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為
A.1∶6B.1∶3C.1∶2D.1∶0
解析:用“并列比較法”解。此題中的酵母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又能進行無氧呼吸,此時CO2釋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可知生物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時O2的吸收量與CO2的釋放量相同,假設O2的吸收量為1mol,則因CO2的釋放量是吸收量的2倍,所以共釋放CO2的量為2mol,有氧呼吸時釋放的CO2量與吸收O2量相同,因此也是1mol,那么無氧呼吸釋放CO2的量則為1mol。又由上述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反應式可知,有氧呼吸產生lmolCO2需要消耗1/6mol葡萄糖,而無氧呼吸時產生1molCO2需要消耗1/2mol葡萄糖,則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為(1/6)∶(1/2)=1∶3。答案:B
【測試】細胞呼吸當堂測試
.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液,吸進氧氣的體積與放出二氧化碳體積之比是3:5這是因為
A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C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作業(yè)】細胞呼吸作業(yè)
教案【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分析實驗現(xiàn)象,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
(2)概述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原理和過程
(3)通過討論對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提高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和對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的思考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比較學習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學會用對比的方法識記并理解相關的生物學知識。
(2)運用準確的生物學語言闡述探究的過程和結果,提高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樹立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基本觀點。
(2)養(yǎng)成質疑、求實、創(chuàng)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
(3)通過分析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關系,滲透生命活動不斷發(fā)展變化以及適應的特性,學會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生命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呼吸的基本過程及原理的應用。
2.教學難點: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及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合理分析。
教學過程
【導入】問題探討
1.兩者的共同點是:都是物質的氧化分解過程;都能產生二氧化碳等產物,并且都釋放出能量。
2.不能。否則,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會迅速而徹底地氧化分解,能量會迅速地全部釋放出來,細胞的基本結構也就會遭到徹底的破壞。
3.在無氧條件下,細胞能夠通過無氧呼吸來釋放能量。但是,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釋放的能量要少許多。
〖問題〗以“本節(jié)聚焦”發(fā)問,引起學生的思考注意。
〖板書〗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戶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并產生ATP的過程。
【講授】有氧呼吸
〖講述〗結合課本圖5-9來講述有氧呼吸的全過程。(適當可補充一些方程式)
有氧呼吸使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是生物體高效率地獲取能量的反應過程。其反應過程包含許多反應步驟,基本可分為三個連續(xù)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在細胞質的基質中進行,產生丙*酸和[H]并可釋放少量能量;第二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丙*酸和H2O脫[H]產生CO2也可釋放少量能量;第三階段也在線粒體中進行,第一、二階段產生的[H]與O2反應產生H2O并可釋放大量的能量。三個階段有不同的酶參與催化。
細胞通過呼吸把光合作用貯藏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除小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大部分轉移到ATP中,隨時提供生命活動的需要。
酶
〖板書〗
酶
〖小字部分的問題〗學生思考計算回答,教師提示。
有氧呼吸的能量轉換效率大約是40%。這些能量大約可以使2.3×1025個ATP轉化為ADP。
〖解釋〗因為1mol的物質含有6.02×1023個分子,所以,每氧化1mol的葡萄糖,則生成6mol的二氧化碳和6mol的水,并生成38mol的ATP。在標準狀態(tài)標準狀態(tài)(是指作用物的質量濃度為1mol/L、pH為7.0、溫度為25℃的狀態(tài)。)下,1molADP形成1molATP,需要30.54kJ的能量,那么,38個ATP就需要1161kJ的能量。每氧化1mol葡萄糖釋放出來的能量是2870kJ,其中只有1161kJ被保留在ATP中,它們可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這就是說,有氧呼吸的能量轉換效率約為40%左右,其余的能量則以熱能的形式散失或作他用。
【講授】無氧呼吸
無氧呼吸是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進行的,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不徹底,產生的能量較少。微生物的無氧呼吸通常稱為發(fā)酵,有兩種類型:酒精發(fā)酵和乳酸發(fā)酵。
酶
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
酶
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
從上述反應式可以看出,細胞在有氧呼吸時,吸收O2的量與放出的CO2量相同,而無氧呼吸時不需要O2,但產生CO2。這樣,如果某種生物呼吸時,吸收O2的量與放出CO2的量相同,則該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種生物不吸收O2,但有CO2釋放,則說明該生物只進行無氧呼吸;如果某種生物釋放的CO2量比吸收的O2的量多,則說明該生物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同時存在時,哪種細胞呼吸占優(yōu)勢,則要從CO2的釋放量與O2吸收量的差值來計算。
【活動】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關系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不同點
反應條件
需要O2、酶和適宜的溫度
不需要O2,需要酶和適宜的溫度
呼吸場所
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內
全過程都在細胞質基質內
分解產物
CO2和H2O
CO2、酒精或乳酸
釋放能量
較多,1mol葡萄釋放能量2870kJ,其中1161kJ轉移至ATP中
1mol葡萄糖釋放能量196.65kJ(生成乳酸)或222kJ(生成酒精),其中均有61.08kJ轉移至ATP中
相同點
其實質都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動需要
相互聯(lián)系
第一階段(從葡萄糖到丙*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條件下,在不同的場所沿不同的途徑,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產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44508.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學中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學生易混生物學術語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