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形圖與剖面圖剖析部分,是我們在高三復習時應該熟練掌握的知識內容,我們要學會的是這類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方法,這樣我們才能應對各種類似的題型。那么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地形圖與剖面圖剖析的知識點,幫助大家對熟練掌握這部分知識。
1、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勢陡峻,溝床縱坡降大、流域形態(tài)便于水流匯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qū)、流通區(qū)和堆積區(qū)三部分。上游形成區(qū)的地形多為三面環(huán)山、一面出口的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qū)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夠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qū)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碎屑物有堆積場所。
2、松散物質來源條件:泥石流常發(fā)生于地質構造復雜,斷裂褶皺發(fā)育、新構造活動強烈、地震烈度較高的地區(qū)。地表巖層破碎,滑坡、崩塌、錯落等不良地質現象發(fā)育,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另外,巖層結構疏松軟弱、易于風化、節(jié)理發(fā)育,或軟硬相同成層地區(qū),因易受破壞,也能為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碎屑物來源;一些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如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開山采礦、采石棄渣等,往往也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
3、水源條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發(fā)條件和搬運介質(動力來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庫(池)潰決水體等形成。我國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長時間的連續(xù)降雨等。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步驟與應用
(1)判讀剖面是沿什么方向做的:該圖注明剖面是沿32°N,即東西方向的垂直剖面。然后看坐標系:橫坐標代表經度,此圖中經度從西向東逐漸增加,因此一定是東經。我國所跨經度大約從73°E~135°E,緯度從4°N~53°N,因此一定是我國地形剖面圖。了解剖面的方向和位置,就能聯(lián)系地形圖,更好的理解剖面所表現的特征。
根據地形剖面圖的彎曲狀況和高度,讀出沿線經過地區(qū)的海拔高度和地勢起伏情況。圖中西部地勢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點接近7000米;向東海拔陡降,平均海拔1000米,內部起伏不大,東部山地海拔在2000米左右;再向東海拔不足100米,地形平坦。
(3)讀出沿線地形分布特征:看剖面線,此圖明顯表示自西向東成三大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階梯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第三階梯海拔低于500米,甚至低于200米。所以,西部為我國海拔最高的第一階梯青藏高原;中部為我國第二階梯,主要地表區(qū)為四川盆地;東部為我國第三階梯長江中下游平原。
5.根據剖面圖確定剖面線:其基本的思路是:(1)可粗略地觀察剖面線與所經過的大的地形部位與剖面圖是否一致。(2)分析剖面線穿越的最高等高線、最低等高線與剖面圖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3)觀察剖面線與等高線交點中的一些關鍵點,如起點、中點、終點等,看這些點在等高線圖上的高度與剖面線的高度是否相同。
以上《地形圖與剖面圖剖析》由逍遙右腦收集整理,更多關于高中地理學習技巧及方法相關文章請查看逍遙右腦高中地理欄目,高中地理欄目為提供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學習方法、復習計劃及高考地理答題技巧等,歡迎訪問逍遙右腦。
中國地理知識點
高一地理區(qū)時地方時的計算知識點
高中地理方位詞使用8大原則
高中地理知識點:等溫差線
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58384.html
相關閱讀:如何學好高中地理?高中地理應該怎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