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生活與詞義形成
如“東西”一詞。
我們可以說“東西”,這是方位詞。拿著這個“東西”,它就是一個名物詞。所以這是兩個不同的詞,但是這兩個詞還有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嘗試從古詩詞中找尋例子:
如劉向《九嘆遠逝》:“水波遠以冥冥兮,眇不睹其東西!边@里的“東西”是“方向”的意思。
如歐陽修《四月九日幽谷見緋桃盛開》:“念花意厚何以報?唯有醉倒花東西!边@里的“東西”是“旁邊”的意思。
“東西”是與人們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的詞語。
1、常見俗語、成語等中多用“東”和“西”代指周圍的事物。如“東拉西扯、東游西逛、東拼西湊、東張西望、東家長西家短”。我們在說“東西”的時候都是離人很近,“東西”雖然是方位詞,但它還有其特殊的地方。它最明顯的特殊就在于與人們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
2、“東西”指稱身邊的物品、人,甚至抽象的事情、情感等。
感情這東西真難說。∵@小東西怎么不聽話。
3、古人稱近旁、旁邊為“東西”。
如薛濤《十離詩馬離廄》:“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這里“東西”也指“旁邊”。
4、“東西”常指人生活的環(huán)境,周圍,猶言“到處、各處”。
如莊子《消遙游》:“子獨不見貍?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边@里“東西”是“到處、各處”的意思。
5、“東西”代指方向
如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如幻三昧經(jīng)》卷上:“又見宮殿而復崩壞,暗暗冥冥不知東西,時魔波甸即懷恐懼,衣毛為豎,心自念言:此何變怪,令吾宮殿委頓乃爾?”這里“東西”是“方位、方向”的意思。
6、泛指出游,外出
如曹?《樂府詩》:“攬衣?長帶,屣履下高堂。”陶淵明《答龐參軍》:“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边@里的“東西”就是“出游、外出”的意思。
7、喻指“分離”
如沈繇《答何?》:“形影一東西,山川俄表里。執(zhí)手涉梁上,悲心萬端起。”江總《別袁昌州詩》:“不言云雨散,更似東西流!边@里的“東西”就是分別的意思。
而“南北”所代表的含義是遙遠、陌生,有關(guān)的詞語有“南征北戰(zhàn),南來北往、走南闖北、南轅北轍、天南地北!薄澳媳薄敝挥斜硎痉轿坏臅r候才放在一起使用,而不會單獨使用來表示另外的含義。
這種區(qū)別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為什么“南北”與人關(guān)系遠,而“東西”與人關(guān)系近?
1、“東西”是放置物品的地方。
古人常見的座位習慣是坐北朝南,這是正位、尊位。而最適合放置生活物品是人座位的兩側(cè),也就是東西向。
2、人們居住的房屋通常是東西相鄰。
古代建筑大多坐北朝南,所謂比鄰而居,往往是東西方向相鄰。東家長西家短。但是沒有叫南家長北家短,如果意指只用東家。
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序:“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孔雀東南飛》:“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边@里“東家”可以指鄰居,
3、人們對宇宙空間的認識
如《墨子?節(jié)用中》:“古者堯治天下,南撫交址,北降幽都,東西至日所出入,莫不賓服!薄稌x書?天文志上》:“夏至極起,而天運近北,故斗去人遠,日去人近,南天氣至,故蒸熱也!
二、本義與引申義
本義從字里表現(xiàn),“閑”是門里面有個木頭,表示阻攔。如果門里面有個月亮,是表示縫隙、空隙,從本義推求它的引申義。
許渾《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澇見寄兼呈裴明府》:“載書攜?別池龍,十幅輕帆處處通。”《全唐詩》注云:“(幅),一作副!
哪一個對呢?應(yīng)該是幅。
副,《說文》有解釋:“副,判也。
《禮記?曲禮上》:“為天上削瓜者,副之,巾以?。”鄭玄注:“副,析也!本褪怯玫栋褨|西分成兩半,它有一個核心的含義:事物是成雙成對的,所以對聯(lián)用“副”,而船帆用“幅”!稘h書?禮樂志》:“哀有哭踴之節(jié),樂有歌舞之容,正人足以副其誠,邪人足以防其失!薄逗鬂h書黃瓊傳》:“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背呻p成對時用“副”,如副本。《史記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師!彼抉R貞索隱:“言正本藏之書府,副本留京師也!
幅,本義是“布帛的寬度”。古制一幅為二尺二寸。盛弘之《荊州記》:“武陵武陽縣有石帆山,若數(shù)百幅帆!标百|(zhì)《石城樂》:“布帆百余幅,環(huán)環(huán)在江津!比绗F(xiàn)代漢語中“條幅,一幅大家,橫幅!薄抖Y記王制》:“布帛精?不中數(shù),幅廣狹不中量,不粥于市!
三、錯綜成文的表達方式
如陶夢桂《次韻王衡甫》:“野徑溪橋取次行,山清水秀眼增明。身居塵外年年健,心到灰時事事輕。”
這里為什么是“山清水秀”而不是“山青水秀”呢?
這里其實是“山水清秀”,水的清澈我們引申為美好,有清雅、清新。秀是植物開花結(jié)穗,是突出的,所以有優(yōu)秀的意思,優(yōu)秀、作秀!扒逍恪庇星妍惷篮玫囊馑,有以下幾種含義:
1、形容人物卓越秀出。如《三國志魏志荀?荀攸詡傳》:“荀?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薄段簳?濟陰王小新成傳》:“元參軍風浪清秀,容止閑雅,乃宰相之器!
2、形容風景優(yōu)美。
如吳與《漳州圖經(jīng)序》:“山川清秀,原野坦平!鳖櫾啤对跁c京邑游好詩序》:“造化之功,東南之勝,獨會稽知名……湖山清秀,超絕上國。群峰接連,萬水都會!
這是四字句的錯綜成文的表達方式,往往平列的上下給它錯綜開,這樣例子還有:眉清目秀、神清氣爽、心滿意足、風平浪靜、冰清玉潔、少言寡語、峰回路轉(zhuǎn)、頤指氣使、趾高氣昂、歡天喜地。
四、小結(jié)
古今漢語一脈相承,有密切聯(lián)系,理解詩歌詞語需要“三者互相求、六者互相求”。段玉裁為王念孫《廣雅疏證》公作序:“小學,有形、有音、有義。三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義有今義。六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五。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為古則漢為今,漢魏晉為古則唐宋以下為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198279.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語文復習:必須學會用準確的方式去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