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型功能
分析說明是隨著高考生物試題從基礎型向著基礎——能力型的轉化而誕生的。并隨著高考試題的發(fā)展,分析說明題在高考生物試題的分數權重有不斷發(fā)展的趨勢。它具有以下特點:
、俜治稣f明題為一種主觀試題,要求考生根據所掌握的生物知識去解釋自然界、生產實際、日常生活、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的生物現象或對有關新生命科學進展、理論的科學評價或歸納。
、诜治稣f明題中往往包括有新的信息、資料,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自學迅速完成理解、思考、分析、判斷、綜合、評價等一系列過程,從而整體掌握有關信息,再與自己原來已貯存的信息結合,解決題目所提出的問題。
、鄯治稣f明題涉及的知識點多、思維容量大,能夠考查考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2.解題方法
。劾1]有人將鼠肝間期細胞核破壞,在電鏡下觀察染色質,發(fā)現染色質呈串球狀的細絲,其粗度為10納米。將分裂細胞中的細胞核溫和破壞后,在電鏡下觀察發(fā)現,染色單體是由粗度約為30納米的細線螺旋化和折疊后形成的,30納米的細線是由10納米的細絲螺旋化而成,這個事實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
解析:間期核是以染色質狀態(tài)存在的,進入分裂期后,染色質高度螺旋化,折疊成染色體,由此可知,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細胞周期不同時期中的兩種形態(tài)。
答案:染色質與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細胞周期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tài)。
解題思路:根據題目中給出的現象(或結果),分析找出理論根據→結合相關知識原理闡明理由→推出結論。
本文網址:http://www.yy-art.cn/gaozhong/1207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