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數學課堂氣氛的幾點做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它能讓老師和學生都在愉快的合作模式下共同完成每節(jié)課的教與學目標,能讓愛學數學的學生感覺到學習的無限樂趣,也能讓不愛學習的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情不自禁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來。

一、 坦誠交流 關系融洽 默契配合

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對學生說:教師不是萬能的,教師也會犯錯誤,在很多方面,同學們并不比老師差,老師也要虛心向你們學習;師生之間是互教互學的關系,我對你們的學習能提出不同見解,你們也可以對我的教學提出意見,你們應當敢于質疑。在這種坦率交流的氣氛中,教師非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敬意,感覺到老師非常易于接近,因而師生之間的關系會更和諧融洽。

師生關系的融洽,既要靠課堂也要在課后努力。我基本上每節(jié)課都會提前3到5分鐘進入教室與同學們交流,既談學習上的事情,也談生活中的事情。問他們平時的興趣愛好,請教他們唱歌的方法,畫畫的技巧,打球的經驗。也會問他們比較喜歡哪一門功課,哪一門感覺最不好學,對數學學習的看法和對老師上課的要求。我發(fā)現,交流多了之后,他們上課的時候總是注視著我,好像是在尋找怎樣學好數學的方法,我也會用鼓勵的眼神回敬他們,教與學也就慢慢“高效”起來。

二、 把微笑帶進課堂

微笑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愛的微笑可以征服學生的心靈。當學生思想走神、思緒信馬由韁時,充滿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學生“迷途知返”;當學生答問受挫時,滿懷鼓勵和信賴的微笑,能使學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當學生板演成功時,飽含肯定和贊賞的微笑,能使學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強的求知欲。教師親切的教態(tài)、愛撫的目光和鼓勵的言語,能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和融洽的合作氣氛,使學生形成和保持積極主動的良好學習心態(tài)。

三、 多進行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能使學生逐漸進入樂學、會學、善學的境界。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活潑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使每個學生的智慧潛力、個性特長都能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得到發(fā)揮,使學生樂學。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堂討論,創(chuàng)設讓學生有話愿說的情境。對于某一問題,只要能擺出充分證據,完全可以各抒己見、自由發(fā)揮。有時學生的討論超出了教學范圍,有時甚至影響了教學進度,也應該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師看來是幼稚的、荒謬的,我們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對于學生討論中爭議大的問題的答疑、解惑,能使學生逐步進入善學的境界。討論過程中觀點的碰撞,能引發(fā)學生更深入的思考,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 態(tài)度誠懇和藹,語言幽默風趣

前蘇聯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睉B(tài)度和藹可親方能清除學生的畏懼感,幽默風趣、繪聲繪色才能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記得有一位化學老師在給農村孩子上第一節(jié)化學課時,他抓住農村孩子了解農民的辛苦和對化學的向往,說“我們學好了化學,將來就不需要種田了,工廠里可以造糧食,如果我們將化學與生物研究透了,每人肚皮上涂一些葉綠素,再曬曬太陽,肚子就胞了!蓖ㄟ^這樣一個個的幽默的方式、生動的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情緒高漲,進入一種較高的學習意境。

五、 創(chuàng)設情境于課堂,激發(fā)學生主動樂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立即將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起來,精神集中在一點,為主動學習、積極探索、開啟智慧之門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

1. 巧用數學故事趣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我們身邊很多有趣的事情或故事中都蘊含著數學問題,利用這些趣事結合數學知識進行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增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在新教材關于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的教學就采用了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國古代的《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有幾何?”趣味十足的數學問題可以吸引學生對問題的不斷探究和深入思考。通過這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不但很快解決了問題,而且不知不覺地利用了新知識。

2. 創(chuàng)設活動性問題情境,動手操作中獲得真知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各種活動,讓學生動起來,以活動促學習,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發(fā)現數學、認識數學、研究數學,從而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例如在講授《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時,我出了一道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一張方格紙,要剪下一個“十”字形,最少要剪幾刀?學生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積極動手操作。剪的刀數隨著思維的深入,由8刀到4刀減少到2刀,直至1刀。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很好地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定義,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 展示實物或教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實物、教具的特點是形象直觀,給人以真實感,它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從生活的直觀到數學的抽象。幾何圖形處處可見,處處都有運用,而學生只見其用,不知其理。于是我根據教材內容,自制簡易的教具,提出有趣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正多邊形和圓時,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蜜蜂巢胚問:“這是什么東西?”結果只有一個同學認了出來。借此我肯定道:“這個東西叫蜜蜂巢胚,它由一定數量和一定大小的正六邊形的蜜蜂巢房組成,不管是人工制造還是由蜜蜂本能而筑起的都是這個樣子,因為六邊形巢房容量最大。那么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怎樣制作出這樣的圖形?”另外又提出:“你想不想親手操作畫一個標準的五角星呢?”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心理上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學習本節(jié)內容奠定了基礎。

六、 把現代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

把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能把復雜的數學問題直觀形象化,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容量。如我在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充分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tài)性, 就很容易使學生理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只有相離、相切、相交三種。

在講軸對稱、平移、旋轉的內容時,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更突顯了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的特殊功能。對于不易求解或解題過程繁雜的圖形計算題, 運用現代多媒體動畫將原圖形進行某些局部變化,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多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引導他們在學習中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真實有效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素養(y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240417.html

相關閱讀:地圖上的數學難題??四色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