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也”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也。高祖①踐阼,為后軍鄱陽王(蕭)恢錄事參軍。遠與恢素善,在府盡其志力,知無不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頃之,遷武昌太守。遠杜絕交游,饋遺秋毫無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遠患水溫,每以錢買民井寒水,不取錢者,則?②水還之。車服尤弊素,器物無銅漆。江左多水族,甚賤,遠每食不過干魚數(shù)片而已。

后起為鎮(zhèn)南將軍、武康令。太守王彬巡屬縣,諸縣盛供帳以待焉,至武康,遠獨設糗③水而已。高祖聞其能,擢為宣城太守。自縣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そ(jīng)寇抄,遠盡心綏理,復著名跡。期年,遷樹功將軍、始興內史。遠在官,好開途巷,修葺墻屋,民居市里,城隍廄庫,所過若營家焉。田秩俸錢,并無所取,歲暮,擇民尤窮者,充其租調,以此為常。所至皆生為立祠,表言治狀。頃之,出為信武將軍,監(jiān)吳郡。在吳頗有酒失,遷東陽太守。遠在職,疾強富如仇讎,視貧細如子弟,特為豪右所畏憚。在東陽歲余,復為受罰者所謗,坐免歸。

遠耿介無私曲,居人間,絕請謁,不造詣。與貴賤書疏,抗禮如一。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以此多為俗士所惡。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居數(shù)郡,見可欲終不變其心。其輕財好義,周人之急,言不虛妄,士類益以此多之。
(節(jié)選自《南史?何遠傳》,有刪改)
【注】①高祖:梁武帝。②?:擔運。③糗:干糧。④近畿:京城附近地區(qū)。
5、下列前后句子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饋遺秋毫無所受//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太守王彬巡屬縣//駕一葉之扁舟,舉尊樽以相屬
C.疾強富如仇讎//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D.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6、下列句子與文中例句的句式一樣的一項是(3分)( )
例句:近代未之有也
A.特為豪右所畏憚 B.何為其然也
C.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 D.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也”閱讀答案
7、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中,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
A.任武昌太守時,何遠所使用的車駕和器物都很樸素,經(jīng)常吃的食物則是干魚。因為江南養(yǎng)殖水產(chǎn)品一類人非常多,所以這種干魚極為便宜。
B.對太守王彬何遠僅提供干糧、飲水,表明何遠不喜逢迎;而像經(jīng)營家業(yè)一樣整治轄境,并拿自己的俸祿為最貧困的百姓交稅,說明其盡職愛民。
C.宣城曾經(jīng)遭受賊人劫掠,何遠作為太守,竭心盡力地安撫治理,讓自己的名聲和政績又得以顯揚。一年之后,他就再次得到了提升。
D.何遠在仕途上也有一些挫折:有的是因為自己飲酒過量而犯了過失,改任他職;而有的則是由于遭到他人誣告,被免職還家。
8、把下面一句課內文言句和兩句閱讀材料中畫直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4分)


(2)遠與恢素善,在府盡其志力,知無不為。(2分)


(3)其輕財好義,周人之急,言不虛妄,士類益以此多之。(4分)


參考答案:
5.D(A項分別是“贈送”和“丟失”;B項分別是“下轄的”和“勸酒”;C項分別是“痛恨”和“強”;D項都作動詞,都可以解釋為“低于”。)
6.B(例句和B都是賓語前置,A項被動句,C項定語后置,D項狀語后置。)
7.A(A項將原文中“江左多水族”理解錯了,“族”指同一類的,可以是人,例如“士大夫之族”;但也可以是物,這句就是“江南有很多水產(chǎn)品”的意思。)
8.(1)假使秦國又愛惜六國的人民,就可以傳遞王位至三世以至萬世而做皇帝,誰又能消滅它呢?(“使”1分,“族滅”1分,反問語氣1分;句意通順無誤1分)
(2)何遠和蕭恢一向交好,在府中盡力發(fā)揮他的智慧才能,凡是自己了解的,沒有不盡力做到。(“善”1分,翻譯為“友好”、“友善”亦可;句意通順無誤1分)
(3)他看輕財利而急公好義,別人窘急的時候加以救濟,而且說話從無虛妄,士大夫們因此更加贊賞他。(“周”1分,“言不虛妄”1分,“多”1分,句意通順無誤1分。)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也”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246339.html

相關閱讀:《姚鏌》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綬,趙州平棘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戴震難師》學案及答案
《送徐無黨南歸序》閱讀答案附翻譯
文言文“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