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歸有光《項脊軒志》王羲之《蘭亭集序》比較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三段文言文,完成6~9題。
①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語未畢,余泣,嫗也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dāng)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歸有光《項脊軒志》)
③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王羲之《蘭亭集序》)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每移案 案:案幾,書桌。
B. 亦遂增勝 勝:美景。
C. 大類女郎 類:好像,類似。
D. 或取諸懷抱 諸:眾,各。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不是古今異義的一項是(3分)( )
A. 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B. 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C. 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
D. 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8. 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 )
A. 而母立于茲
B. 偃仰嘯歌
C. 悟言一室之內(nèi)
D. 雖趣舍萬殊
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 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 (4分)
⑵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3分)
⑶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3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答案網(wǎng)整理
6、D(諸:兼詞,相當(dāng)于之于。)
7、D (A.方丈:古義,一丈見方。 今義, 寺院的住持。
B.不去:古義,不離開。 今義,不到,不前往。
C.往往:古義,到處。 今義,常常。
D 陳跡:過去的事情。)
8、B(A而爾 C. 悟晤 D. 趣。
9(1)在前面開辟了四扇窗子,用矮墻把庭院四周圍上,用來擋住南面射過來的日光。
(4分,辟、垣、周、當(dāng)各1分)
(2)庭院中開始是扎上了籬笆,不久砌上了墻,一共改變了兩次。
(3分,已、凡、再各1分)
(3)等到他對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dāng)前的情況而變化,感慨隨之產(chǎn)生了。(3分,第一個之、遷、系 各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248127.html

相關(guān)閱讀:《游觀音崖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環(huán)翠亭記【明】宋濂
“子游問孝”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1
《柳?,字幼文》閱讀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