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逍遙游》。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shè)計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本文選自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抒情散文單元。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應(yīng)放在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課文豐富多彩的語言藝術(shù)上。具體說來,要把握作品所抒發(fā)的真摯情感、引導學生品味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藝術(shù)、注重誦讀。
《逍遙游》是表現(xiàn)莊子思想的重要篇章。更關(guān)鍵的是,莊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就集中體現(xiàn)在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現(xiàn)實的理論依據(jù)和深層動力。
本單元要求學生加強自學,掌握和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詞和句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欣賞作品的情節(jié)、形象和語言。欣賞中要展開想象,進入作品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天地。 據(jù)此本文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相關(guān)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和詞類活用現(xiàn)象,能口頭疏通全
文,并在此基礎(chǔ)上感知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了解莊子其人,并通過反復誦讀課文,感受莊子文章善用寓言
說理,想象奇特,采用多種修辭手法的寫作特色和浪漫主義色
彩。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合作探討,加深對莊子“逍遙至境”的認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文章的藝術(shù)特色,體會莊子文章風格特點。
難點:對“逍遙至境”的深入認識和評判。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的選擇是要看對象的,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根據(jù)本課的教材特點及相應(yīng)的教學目標,結(jié)合所教學生的基礎(chǔ)實際,采用以下方法教學:
1.教師引導點撥,學生分析歸納;
2.介紹歸納整理相關(guān)知識點的方法,主要采取故事導入法,講解法。 學法根據(jù)教法而定:
1、自學法:根據(jù)課文注釋和自學提綱中所設(shè)問題,自由朗讀,疏通文意,初步
感知內(nèi)容。
2、知人論世法:聯(lián)系對莊子的舊有認識,初步了解莊子的思想;
3、合作探討法(以小組為單位):以“大鵬”為關(guān)鍵點,概括文中“逍遙”的四
種層次境界。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對這樣的理想境界作出探討評價。
五、 教學過程
(一)、課文感知
這篇文章采用先述后議、先破后立的寫法,運用對比與想象由物及人,最后
推出結(jié)論,氣勢闊大而思路嚴謹?鋸、虛幻的描述中隱藏著熾烈的情感,堪稱一篇奇文。
本文開頭以背負青天,具有奇?zhèn)チα康拇簌i和纖細微小、能在空中任意游蕩的“野馬”為喻,論證世間萬物都“有所待”,因而算不上逍遙游。論證時,首先指出大鵬南飛,有待“海運”,有待六月的巨風;而“野馬”“塵!钡娜我庥问幱写凇耙韵⑾啻怠。為了強調(diào)大鵬“有所待”,作者以“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作比喻,論證“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為了使人們對結(jié)論深信不疑,作者又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這個生活常識為喻,證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芍^說理透徹。
莊子渴望“逍遙游”,即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要“無為”,做“無己”、“無功”、“無名”的至人、神人、圣人。 而且,莊子自己也很難達到他所主張的“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所以,他一方面強調(diào)大至鯤鵬小至塵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復強調(diào)“小大之辯”。只有把莊子放到他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中去審視,才能更好地認識莊子其人及其文。
(二)、引導學生逐層深入了解“逍遙”境界
(1)、提問:題目《逍遙游》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2)、用文中的話怎樣才是真正的逍遙?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無已,無功,無名(無功——去除了功名利祿之心,無名——忘懷榮辱毀譽的得失,無己——超越自我,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超越了世間有形無形的道德、價值規(guī)范,金錢、物欲的奴役,是自己的精神游離于世俗不為外物所役,獲得了精神的自由和逍遙。)(順應(yīng)萬物的本性,達到物我一體,才能無所待,絕對的精神自由,才是逍遙游。)
(3)、前面部分寫了那么多事物,有什么作用?
明確:對比烘托 鯤、鵬、野馬、塵埃、大舟、杯、芥、蜩、學鳩等 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 宋榮子、列子,闡明世間萬物,大至鵬鳥,小至塵埃,它們的活動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4)、有人說,要解讀莊子的玄機,關(guān)鍵要點準這三段的穴位,大鵬鳥這一意象,就是該文的穴位,我們就來體會一下大鵬鳥的作用。
1、 用大鵬鳥來說明世間萬物是有差別的,有小年大年的差別,有小知大知的差
別。作者用對比烘托的方法,寫出了大鵬鳥和
和蜩、學鳩的差別。(和其他形象的關(guān)系)
2、 形象地說明逍遙的含義。因為逍遙的絕對自由境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通過
大鵬鳥這一意象,逍遙的境界我們大致可以感知到了,這是典型的化無形于有形的手法。(手法的效果)
3、 表明達到逍遙境界的難度。開篇便點出大鵬的來歷,是鯤變化而來,奇大無
比,怒飛沖天,極其神奇,是一神鳥,蜩、學鳩無法望其項背。這樣“大知”“大年”的“鵬”非一般動物所能匹及了。這樣神鳥是否達到逍遙境界呢?沒有。她要有外部條件,沒有“負大翼”之風,她寸步難行!連這神鳥都沒有達到逍遙境界,那么世上萬事萬物就很難達到逍遙境界了。 (和主題的關(guān)系)
4、 大鵬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莊子自己——向往著自由逍遙卻又無法逍遙。所以他在眾人與彭祖相比時,用了一個“悲”字 。他在悲著眾人,笑著蜩、鳩時,
也在悲著自己。鵬盡管有能力,有恒心與毅力,能夠“摶扶搖而上九萬里而南”,但它終究“有所待”,不能隨心所欲。這也許正是莊子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寫照! (和作者的關(guān)系)
(三)、鑒賞課文藝術(shù)特色
1.借用寓言說理。《逍遙游》運用大量的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鯤、鵬、蜩、學鳩、斥,有的是根據(jù)神話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納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他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像豐富,意境開闊。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遨游太空,想像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摶”,“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意境何等壯闊。豐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3.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如第1段,寫積水負舟是以水比風,以大舟比鵬鳥;寫鵬鳥南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是夸張;描寫學鳩,賦與人的情性,是擬人。這些都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課文小結(jié),對莊子思想的深入了解。
1、 莊子的思想有特定的時代針對性。他所生活的戰(zhàn)國,諸侯紛爭,物欲橫流,禮樂崩壞,“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人世間如此沉濁,使他不懈與之為伍,于是在絕對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尋求解脫。
2、 莊子老子的思想,從本質(zhì)上是一種哲學,哲學,是一門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學問。在他眼底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吱吱喳喳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愚蠢的豬玀,文人學士則有如爭吵不休的猴子?此麜写簌i小鳥的比喻,你會覺得他簡直是千古一傲人。在人類歷史的時空中,孤鴻遠影,“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3、 所以如果我們以所謂唯物的、政治的自負的角度來讀莊子或是這篇《逍遙游》,可能永遠也不可能理解其精髓,因為莊子的思想,超越當時,也超越我們現(xiàn)在,他指向的人類的人生和社會的終極目標。 這已是超越于物質(zhì)世界和政治意識的精神范疇。而若以唯物論的觀點自居,譏諷唯心論的可笑,那么正如文中的學鳩譏諷大鵬一樣,足見其無知與渺小。
4、 總之,至少他教會了我們用另一種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觀照這個世界。讓我們知道——我們的肉體必須在世上行走,但心靈卻可以在高空中飛翔。
六、板書設(shè)計
萬物有所待:鯤鵬、野馬和塵埃 1、借用寓言說理
↓(引申)—蜩和學鳩 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小大有區(qū)別:朝菌和蟪蛄、冥靈和大椿、 3、氣勢博大,汪洋辟闔
↓(類比)彭祖、鯤鵬—斥?
修辭方法:比喻、夸張、擬人等
明確觀點:四種人→宋榮子→列子—論證方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至人、神人、圣人 引用論證
七、結(jié)束語
各位老師們,這就是我今天對《逍遙游》這篇課文的全部說課內(nèi)容,本節(jié)課我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進行設(shè)計,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我的說課完畢,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252905.html
相關(guān)閱讀:江蘇語文試卷點評 高考試題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