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回答問題。(
7
分)
材料一
:
老子曰:
“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
二曰儉
,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
老子秉承“不敢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僅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
2000
多來的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材料二:
孫中山先生提出“敢為天下先”的口號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業(yè),這一口號激發(fā)了無數(shù)愛國志士為國家民族而前赴后繼,
1911
在清王朝的灰飛煙滅中,中華民國誕生了。
問題:
老子
“
不敢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孫中山“敢為天下先”
贏得了中華民國的“國父”之稱。你如何看待
“
不敢為天下先”與
“敢為天下先”呢?聯(lián)系社會實際,談談你的看法。字數(shù)
100
左右。
21.
老子與孔子打架,你應該幫誰?請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做解答。
字數(shù)
100
左右。
(
7
分)
參考答案:
20.①贊同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觀點。老子出于對道家哲學理論的服務的需要。強調“不爭之德”,強調“無為”。柔弱的東西不愛好去逞強,不愛好去爭斗,因此他們才能天長地久。身處亂世,為保全自己,所以強調“人須柔弱”不爭。
②贊同孫中山“敢為天下先” 的觀點。“敢為天下先”意為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建功立業(yè)。孫中山的“敢為天下先” 激勵了中國多少古仁人君子去以經(jīng)世濟民為己任。以一己之軀去肩負拯救和安頓天下蒼生的使命。這種勇氣和激情讓我輩為之奮發(fā)向上,為之勤勤懇懇,為國家和民族奉獻自己應有的光與熱。
21.聯(lián)系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觀點來作答,如老子的“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孔子的“克己復禮”等。如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256295.html
相關閱讀:文言閱讀(史傳類)重點詞語歸類
《游晉祠記》閱讀答案
文化經(jīng)典閱讀:公西赤能否接受冉求給予的“五秉” 之粟?為什么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閱讀答案
如何看待“不敢為天下先”與“敢為天下先”呢(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