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劉基《苦齋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劉基《苦齋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苦齋記
(明)劉基
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巔?锷皆谔幹埲h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風(fēng)。風(fēng)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于是鮮支、黃蘗、苦楝、側(cè)柏之木,黃連、苦?、亭歷、苦參、?夭之草,地黃、游冬、?、芑之菜,櫧、櫟、草斗之實,?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荼亦苦于常荼。其?水皆嚙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而室焉。攜童兒數(shù)人,啟隕籜以?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先生之言曰:樂與苦 ,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不嘗荼蓼之味,身不歷農(nóng)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飫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雖欲效野夫賤隸,?跳竄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
15.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 率:全,都。
B. 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 中:中間。
C. 故遂擇其?而室焉 室:筑舍定居。
D.間則躡屐登崖 間:閑暇。
16.下列各組句子里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劍溪之水出焉 積水成山,風(fēng)雨興焉
B.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C.燕坐于華堂之上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D.彼之苦,吾之樂 句讀之不知
17.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是一篇書齋記,起筆交代苦齋方位,第二段寫苦齋環(huán)境,之后寫苦齋生活概況和苦樂志趣,最后點明作記由來,苦字成為全文的脈絡(luò),貫穿始終。
B.文章情緣景生、由物及人,前一部分的景、物與后一部分人事、情理渾然一體,既刻畫了風(fēng)物,闡明了哲理,也洋溢著章溢先生及其從者與自然親近的苦生活中的無限樂趣。
C.文中舉膏粱子弟以及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事例,闡明了苦與樂互相倚伏轉(zhuǎn)化的道理,也抒發(fā)了禍福相依、人世無常的感慨,耐人尋味,啟人深思。
D.作者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化景為趣,化趣為理,苦之為樂和苦生于樂的道理啟發(fā)人們正確看待艱苦的環(huán)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18. 用/給文中第二段劃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其 ? 水 皆 嚙 石 出 其 源 沸 沸 汩 汩 ? ? 曲 折 注 入 大 谷 其 中 多 斑 文 小魚 狀 如 吹 沙 味 苦 而 微 辛 食 之 可 以 清 酒
19..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302356.html

相關(guān)閱讀:馮立忠義閱讀答案及翻譯
《錢若水,字澹成》閱讀答案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翻譯
“豫讓者,晉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縣令丞薄史題名碑記》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