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蕃)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遭母憂,棄官行喪。服闋,刺史周景辟別駕從事,以諫爭不合,投傳而去。后公府辟舉方正,皆不就。太尉李固表薦,征拜議郎,再遷為樂安太守。時李膺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屬城聞風,皆自引去,蕃獨以清績留?と酥?,高潔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為置一榻,去則懸之。大將軍梁冀威震天下,時遣書詣蕃,有所請托,不得通,使者詐求謁,蕃怒,笞殺之,坐左轉(zhuǎn)修武令。稍遷,拜尚書。
時零陵、桂陽山賊為害,公卿議遣討之,又詔下州郡,一切皆得舉孝廉、茂才。蕃上疏駁之曰:“昔高祖創(chuàng)業(yè),萬邦息肩,撫養(yǎng)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為害,豈非所在貪虐,使其然乎?宜嚴敕三府,隱核牧守令長,其有在政失和,侵暴百姓者,即便舉奏,更選清賢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愛惠者,可不勞王師,而群賊弭息矣。又三署郎吏二千余人,三府掾?qū)龠^限未除,但當擇善而授之,簡惡而去之。豈煩‘一切’之詔,以長請屬之路乎!”以此忤左右,故出為豫章太守。性方峻,不接賓客,士民亦畏其高。征為尚書令,送者不出郭門。
遷大鴻臚。會白馬令李云抗疏諫,桓帝怒,當伏重誅。蕃上書救云,坐免歸田里。復征拜議郎,數(shù)日遷光祿勛。
延熹六年,車駕幸廣成校獵。蕃上疏諫曰:“臣聞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順時講武,殺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違此,則為肆縱。況當今之世,有‘三空’之厄哉!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是謂‘三空’。加兵戎未戢,四方離散,是陛下焦心毀顏,坐以待旦之時也。豈宜揚旗耀武,騁心輿馬之觀乎!又秋前多雨,民始種麥。今失其勸種之時,而令給驅(qū)禽除路之役,非賢圣恤民之意也!睍嗖患{。
自蕃為光祿勛,與五官中郎將黃琬共典選舉,不偏權(quán)富,而為世家郎所譖訴,坐免歸。
(選自《后漢書?陳王列傳》,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坐左轉(zhuǎn)修武令 左轉(zhuǎn):左遷,降職
B.撫養(yǎng)百姓,同之赤子 赤子:嬰兒,小孩
C.而群賊弭息矣 弭 :更加
D.與五官中郎將黃琬共典選舉 典:掌管,主持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陳蕃“直言犯諫”的一組是(3分)
①使者詐求謁,蕃怒,笞殺之
②豈煩“一切”之詔,以長請屬之路乎
③以此忤左右,故出為豫章太守
④蕃上書救云,坐免歸田里
⑤是陛下焦心毀顏,坐以待旦之時也
⑥不偏權(quán)富,而為世家郎所譖訴
A.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②⑥
“(陳蕃)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閱讀答案及翻譯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李膺擔任青州刺史,下屬郡縣的官員聽說他的威嚴都自行離職而去,唯獨陳蕃因廉潔清明的治績留任。
B. 陳蕃為周?下榻,把用欺詐的辦法得以拜見的使者鞭打至死,都體現(xiàn)了陳蕃鮮明的個性。
C. 陳蕃認為地方官吏貪贓枉法,虐待百姓是導致山賊為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D.陳蕃反對皇帝圍獵,他認為只有在有戰(zhàn)事時,才能射殺禽獸用于祭祀,現(xiàn)在“三空”時期,皇帝不能貪圖逸樂。
8.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字而不名,特為置一榻,去則懸之。(3分)
(2)性方峻,不接賓客,士民亦畏其高。(3分)
(3)今失其勸種之時,而令給驅(qū)禽除路之役,非賢圣恤民之意也。(4分)
參考答案:
5.C(弭:平息,消滅)
6.B
7.D(“只有在有戰(zhàn)事時,才能射殺禽獸用于祭祀”錯)
8. (1)陳蕃只尊稱他的字而不直呼其名,還特意為他設一個床榻,他離開后就把榻懸掛起來。(每個分句1分)
(2)(他)性格方正嚴峻,不輕易接待賓客,人民也敬畏他的高義。(每個分句1分)
(3)現(xiàn)在您坐失(錯過,耽誤)鼓勵百姓播種的時機,反而讓他們從事驅(qū)趕禽獸、開辟道路的勞役,這不是賢明圣君體恤百姓的心意啊。(“失”“勸”“除” “恤”各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陳蕃)開始在郡中任職,被舉薦為孝廉,擔任郎中。遇上母親去世,離開官職服喪。服喪期滿,刺史周景征召他做別駕從事。因為諫爭與人不和,交回印符辭官離去。后人公府征召舉薦他為方正,都沒有前往接受。太尉李固上表舉薦,征召任命為議郎,又調(diào)任樂安太守。當時李膺擔任青州刺史,以執(zhí)政威嚴出名,下屬郡縣官員聽說李膺來到,全都自動離職而去,只有陳蕃因為政績清明而留下沒走。同郡人周?,是位清高人士,先后幾任郡守征召他全不肯去,只有陳蕃能請他到來。陳蕃只稱他的字而不叫他的名,特別替他準備了一張床榻,他走之后就懸掛起來。大將軍梁冀威勢震動天下,這時派人送信給陳蕃,拜托他辦事,不能得到接見。使者采用欺騙手段得到接見,陳蕃大怒,把使者鞭打死去,獲罪被降職做修武縣令。漸漸提升,被任命為尚書。
當時零陵、桂陽山中賊人為害,公卿商議派兵征討,又下詔令給各州郡,各地全都可以舉薦教廉、茂才。陳蕃上疏反駁說:“從前高祖創(chuàng)立大業(yè),天下人民放下重擔,朝廷撫養(yǎng)百姓,就像養(yǎng)自己的孩子,F(xiàn)在零陵、桂陽兩郡的百姓,也是皇上的孩子。導致孩子們?yōu)楹Φ脑,難道不是當?shù)毓賳T貪婪暴虐,使得他們這樣做的嗎?應該嚴令三府,暗中考察州牧郡守縣令縣長,如果有那種在職而和睦團結(jié),侵犯殘害百姓的人,就立刻舉報,改選清廉賢明奉公守法的人,能夠宣傳法令一心愛護百姓的人。就可以不用煩勞朝廷軍隊,賊人就自己安定平息了。另外,三署中郎官有兩千多人,三府中掾?qū)俟賳T超過了限額還沒有委任,只應該選擇優(yōu)秀的人授給官職,撿出惡劣的人加以清除。哪里用得著頒發(fā)全部推薦人才的詔令,來助長托請做官的做法呢?”(陳蕃)因為這事得罪了皇帝身邊的人,所以被放出京城擔任豫章太守。(他)稟性方正嚴峻,不接待賓客,下屬百姓也敬畏他的清高。被征召擔任尚書令,送行的人都沒有走出外城城門。
“(陳蕃)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閱讀答案及翻譯
升任大鴻臚,正遇上白馬縣令李云直言上疏進諫,桓帝發(fā)怒,判決他死刑。陳蕃上書營救李云,因此獲罪免官回到家鄉(xiāng)。又征召任命他為議郎,幾天以后又任命為光祿勛。
延熹六年,皇上駕臨廣成苑打獵。陳蕃上疏進諫說:“臣子聽說國君到苑囿打獵,只在促秋西郊之時。順應時節(jié)講習武備,獵殺禽獸供給給祭祀,來加深孝敬之情。如果有人違背了這些,那就是任意放縱了。何況現(xiàn)在有‘三空’的艱難呢!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這就是所謂‘三空’。加上戰(zhàn)亂沒有停息,四方百姓流離失所,這正是陛下心情焦慮容顏憔悴,夜不能寐以待旦的時候。難道能夠耀武揚威,一心放在觀賞車馬奔馳上嗎?還有初秋多雨,百姓開始種麥子,F(xiàn)在放棄了鼓勵百姓耕種的時機,而讓百姓從事驅(qū)趕禽獸開辟獵場的勞役,這不是圣明君主體恤百姓的心意。奏書上呈后沒被采納。
自從陳番擔任光祿勛之后,跟五官中郎將黃琬一起主管選舉,不偏袒權(quán)貴富豪,因而被有權(quán)勢人家子弟誣陷控告,獲罪罷官回家。
“(陳蕃)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閱讀答案及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323437.html
相關(guān)閱讀:《江樓夕望招客》閱讀答案
《醒心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星殞于地,腥礦頑丑,化為惡石”閱讀答案(附翻譯)
“大將軍爽,驕奢無度,飲食衣服,擬于乘輿”閱讀答案及翻譯
循吏列傳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