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典型題賞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例1.下列各組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棉花的短絨和粗絨       B.綿羊的白毛和黑毛

 

C.家鴿的長腿和雞的毛腿   D.豌豆的黃粒和圓粒

 

解析:在確定所給出的性狀是否為相對性狀時,需從三個方面來考慮:①是否是同一生物體的;②是否為同一性狀;③是否為不同表現(xiàn)類型。A項中棉花的短絨和粗絨雖是對棉花絨的描述,但一個描述棉花絨的長短,另一個描述棉花絨的粗細,顯然它們不屬于同一性狀。同理,D項描述的豌豆的黃粒和圓粒也不屬于同一性狀,而C項描述家鴿與雞不屬于同一種生物。

 

答案:B

 

例2.下列各項中應采取的最佳交配方式分別是( )

 

①鑒別一只白兔是否為純合子②鑒別一株小麥是否為純合子

 

③不斷提高水稻品種的純合度④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

 

A.雜交、測交、自交、測交   B.測交、自交、自交、雜交

 

C.雜交、測交、自交、雜交   D.測交、測交、雜交、自交

 

解析:小麥自交可在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親代若為雜合子則子代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很容易鑒別;若測交則需要人工操作,顯然自交比測交方案更好。由于純合子自交能穩(wěn)定遺傳,雜合子自交會發(fā)生性狀分離,所以利用連續(xù)自交的方式,使得雜合子比例逐漸減小,以提高水稻、小麥、豌豆等植物品種的純合度。要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利用不同性狀的純合子雜交,子一代表現(xiàn)出的親本性狀即為顯性性狀。

 

答案:B

 

例3.一般人對苯硫脲感覺味苦,由顯性遺傳因子B控制,也有人對其無味覺,叫味盲,由隱性遺傳因子b控制。統(tǒng)計味盲家族,若三對夫婦的子女味盲各是25%、50%和100%,則這三對夫婦的遺傳因子組成最大可能是(   )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④②⑤   D.④⑤②

 

解析:此題中說這三對夫婦的基因型最大可能是,而不是說這三對夫婦的基因型必定是,此點易誤解。因為后代只有比例而沒有數(shù)量,如生一個比例則為100%,子女越多的話,才越接近比值比例,所以不說遺傳因子組成必定是。①第一對夫婦后代的味盲(遺傳因子組成為bb)為25%,則不味盲的為75%,顯性與隱性比例為3∶1,符合F1自交后代比例數(shù),所以這對夫婦遺傳因子組成的最大可能為Bb×Bb;②第二對夫婦后代的味盲為50%,與不味盲之比為1∶1,符合F1的測交后代的比例,因此,這對夫婦的遺傳因子組成最可能是Bb×bb;③第三對夫婦的后代全為味盲,因味盲是隱性的,所以,這對夫婦最可能是全為隱性個體,是味盲患者,遺傳因子組成為bb×bb。

 

答案:D

 

例4.現(xiàn)有世代連續(xù)的兩試管果蠅,甲管中全部是長翅果蠅,乙試管中既有長翅(V)果蠅,又有殘翅(v)果蠅。下列哪一組合為鑒定兩試管果蠅世代關系的最佳交配組合( )

 

 A.甲試管中長翅果蠅自交繁殖        B.乙試管中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交配

 

C.乙試管中全部長翅果蠅互交        D.甲試管中長翅與乙試管中長翅交配

 

解析:果蠅的生命短,當親代產(chǎn)生的卵尚未發(fā)育成成年果蠅時,親代果蠅已經(jīng)死亡,因而在試管內(nèi)果蠅只是一代,而不是既有親代果蠅又有子代果蠅。當乙管中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雜交,若后代全為長翅果蠅,則乙管中果蠅是親代,甲管中果蠅是子代,且有以下關系:VV×vv→Vv;若后代有殘翅果蠅,則甲管果蠅是乙管果蠅的親代,且兩者有以下關系:Vv×Vv→VV、Vv、vv。

 

答案: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36509.html

相關閱讀:高考生物備考: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