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課面臨的“導向困擾”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編者按】思想政治課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它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目的,然而,實現這一目的。在目前卻受到諸多因素的困擾,其中“導向困擾”主要有以下方面、、、具體詳情請進入高中頻道

高中思想政治(1)

思想政治課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它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目的,然而,實現這一目的。在目前卻受到諸多因素的困擾,其中“導向困擾”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高考導向。多年來的“應試教育”將政治課變成了實質上的理論(知識)教育課,導致學生為分數而學政治,忽視了思想教育性。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已成人們之共識,現在試點推行的“3+2”考試制度,邁出了第一 步,但在現階段,“考”字當頭,文理科學生難免為各自的“五科”疲于備戰(zhàn),文科生對政治釘“突擊戰(zhàn)”。為考而“背條條、用條條”,雖然兼顧了能力,卻使得學生的實際思想遠離甚至背禽“答題思想”;理科高考不考政治,政治課失去了撈分的誘惑力,“會考政治一門不過關,也能參加高考”的思想,使政治課形同虛設,這已不同程度地波及到其它年級。

第二,社會負面導向。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發(fā)展,同時,狹隘的經濟利益原則被重視,資產階級腐朽思想乘機而入。這一方面使不少人看重經濟利益而忽視思想教育,一方面激化、滋生了一系列的社會腐敗現象和崇洋媚外思想,中學生由于社會閱歷、知識水平、心理發(fā)展等方面的欠缺,對此極易產生負效應,如用懷疑甚至否定的眼光看待社會,只想求“實”,不愿務“虛”,厭惡思想教育?傊,在社會不良風氣的熏染下,思想政治課在實質上面臨失去受體的危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39757.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經濟知識點 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