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方法:正確了解結構和構思之間的區(qū)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高中語文學習方法:正確了解結構和構思之間的區(qū)別”,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謂結構,是指文章的內部構造,亦即文章里材料的安排和各部分之間的組織關系。結構反映在作文思維的條理性和篇章組織的技巧性上。

思維的條理性在結構方面的表現(xiàn),就是作者如何把寫作的內容劃分出層次,并且有秩序地加以排列。它有兩個特點:層次性和合理性。層次性主要表現(xiàn)為分段,合理性表現(xiàn)為順序排列。

構思與結構是寫作中相關而不同的概念。

構思是指作者寫文章時的思路,是作者思考的線索和蹤跡,是思維的過程,包含了作者觀察、認識客觀事物,并表達出來的有序過程;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文章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

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chuàng)造意境、確定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篇等問題。

構思的層次和內容有:

①明確寫作目的;

②確定文章體裁;

③選取最佳角度;

④擇取有效素材;

⑤選用表達方式;

⑥觀察、認識寫作對象;

⑦確定結構框架和層次;語言和風格的運用。

它是寫作這一精神生產的主要過程。這一思維和心理活動的復雜過程我們是看不見的,但它最終會以一種可以看得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文章的“結構”。

結構可以體現(xiàn)思路的軌跡,但不能包括構思的全部內容。我們可以說構思是結構的基礎,結構是構思的文字表現(xiàn)形式,是構思的“藍圖”。古人說:“袖手于前,始能疾書于后。”作者審清了題意、確定了主題、確定了文體、選好了材料之后,就要在結構上下功夫。美學家朱光潛曾形象地說:“一篇文章中的每一個愈想或字句就是一個兵,你在調用之前,須加一番檢閱。不能作戰(zhàn)的,須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銳,讓他們各占各的崗位,各發(fā)揮各的效能。排定崗位就是擺陣勢,在文章上叫做‘布局’。”所以,寫作前的合理布局、巧妙安排,是寫好文章的必要前提?v觀近年來的滿分作文,一是立意上有創(chuàng)新,一是結構形式上新穎別致。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高中語文學習方法:正確了解結構和構思之間的區(qū)別”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46111.html

相關閱讀:語文復習指導:3大期末考試速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