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潛水的埋藏深度
潛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潛水面的垂直距離。因為等高線的數值代表該線上各點對應的地面海拔高度,等潛水位線的數值代表該線上各點對應的地下潛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點潛水的埋藏深度即是當地等高線數值和等潛水位線數值的差值。
考點二、潛水的流向
潛水是一種重力水,它的流動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動時總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動。因此有:潛水的流向總是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考點三、潛水的流速
因為潛水是一種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稱潛水面,所以潛水的流速取決于潛水面坡度的陡緩。在同一幅等潛水位線圖中,等潛水位線越密集的地方,潛水面坡度越陡,潛水流速越快;等潛水位線越稀疏的地方,潛水面坡度越緩,潛水流速越慢。
考點四、河流水與潛水的相互補給關系
對于河流與等潛水位線的分布有如圖三種基本關系。根據河流與等潛水位線的分布特點可以判斷河水與潛水的補給關系。在A圖中河床兩側潛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潛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兩側的潛水補給河水;在B圖中河床兩側潛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潛水,因此河水補給兩側的潛水;在C圖中,河流右岸潛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潛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潛水補給河水,左岸河水補給潛水。
考點五、取水點(即水井)位置的選擇
選擇水井位置時,要依據以下三條:
①水井位置應選在地下水埋藏較淺的地點。
②水井位置應選在潛水匯集區(qū)。
③水井位置應選在潛水匯水面積較大的地點。
在解決此問題時,首先要判斷潛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標出潛水的流向,以確定潛水的匯集區(qū)和各地點匯水面積的大小,最終確定取水點(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考點六、人類活動對潛水的影響
潛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內即可恢復更新,屬于可再生資源。人們只要合理開采就可保證永續(xù)利用。但如果人類不合理地開采,則會引發(fā)一些環(huán)境問題,如過度開采地下潛水、開采速度超過潛水的自然補給和恢復速度,就會引起潛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區(qū)。地下水漏斗區(qū)即是指地下水位明顯低于周圍地區(qū),潛水面呈現漏斗狀曲面的地區(qū),如圖。更為嚴重的是,超采地下水還會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區(qū),還會引發(fā)海水倒灌、地下水變咸等。
跟蹤練習題
讀圖,回答1~2題。
1.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箭頭正確表示了潛水的流向
B.圖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10米
C.圖中Q點的潛水位為20米
D.圖示地區(qū)地形主要為山脊和山谷
2.要獲得充足的地下水資源,圖示地區(qū)打井的最佳地點為
A.① B.② C.③ D.④
圖1中,實線是地形等高線,虛線是潛水面等高線,等高距皆為5米,甲處為一口水井。讀圖回答3~5題。
3.甲處水井的水面離地面的距離可能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4.從圖1中內容可知,甲地出現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
A.地下水開采過度 B.地下水污染嚴重
C.有鹽堿化趨勢 D.有荒漠化趨勢
5.甲地環(huán)境問題出現的時間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6.(04·江蘇)圖示為某地兩條河流兩側的潛水位等值線示意圖,可反映河流與潛水補給關系的一般情況。圖中數字表示潛水位(單位:米)。讀圖判斷。
A.a圖河流和b圖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a圖河流自北向南流,b圖河流自南向北流
C.a圖潛水補給河流,b圖河流補給潛水
D.a圖河流補給潛水,b圖潛水補給河流
7.近年來,蘇南地區(qū)封閉了大量的機井,其原因主要是
A.減緩地面沉降 B.保護地下水資源
C.地下水開采成本高 D.蘇南地表水豐富,不需要開采地下水
解析:
1.正確選項為A
A 選項,潛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且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B選項,圖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地面高度(等高線數值為15米)減去潛水位(數值為10米),即埋藏深度為5米;C選項,圖中Q點的潛水位為10米,地面高度為20米;D選項迷惑性較大,因圖中等高線數值不是很大(200米以下),更為關鍵的是圖中給出了比例尺,所以應是平原地形。若不認真讀圖,就容易判斷失誤,導致選擇錯誤。
2.正確選項為B
根據圖中等潛水位線的分布可判斷:圖中②③④點為地下水匯集區(qū),①點位于潛水分嶺,潛水補給不充足,故首先排除①點。又因為②地的潛水匯水面積包括③和④地的潛水匯水面積,故選②。
3.正確選項為C
根據河流流經地區(qū)必為山谷,其地形等高線凸向高值區(qū)域;一般情況下地勢高的地方潛水位高,地勢低的地方潛水位低;圖中等高距皆為5m,可判斷出圖中未標數值的地形等高線和潛水面等高線的數值如圖2。甲處地面的海拔高度即是甲處地形等高線的數值為55m,甲處潛水面的海拔高度即是甲處的潛水位。因 47m<甲處潛水位<52m,所以3m<甲處潛水面和地面的相對高度<8m,即:3m<甲處水面離地面的距離<8m。選C。
4.正確選項為A
由圖2知甲處52m閉合潛水位等高線內部區(qū)域潛水位明顯低于其周圍地區(qū),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應是過度開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qū)。
5.正確選項為A
由圖1中經緯度位置知該地區(qū)位于華北平原,春旱嚴重且春季正是農業(yè)灌溉用水的高峰期,地下水漏斗現象更為嚴重,故選A。
6.正確選項為AC
7.正確選項為A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49065.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綜合題的解題思維障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