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jié) 群落的演替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 說出群落演替的概念,列出演替的類型。

 

(2)闡明群落的演替過程。

 

(3)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4)關注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

 

2. 學習建議

 

事實上,同學們對群落演替的現(xiàn)象并不陌生,只是沒有建立起概念與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學習時可以從熟悉的事例出發(fā),如農(nóng)村的同學對“棄耕農(nóng)田上的演替” 有不少感性認識,城市的同學可通過一些錄像資料的實例引發(fā)思考,要始終圍繞著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與相互作用,以動態(tài)發(fā)展觀對演替的過程和本質(zhì)進行分析、思考。通過比較分析“發(fā)生在裸巖上的演替”與“棄耕農(nóng)田上的演替”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理解“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概念和過程。從貼近生活經(jīng)驗的事例(如教科書中提供的“踐踏對草地群落的影響”素材)入手,一分為二地看待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群落演替的內(nèi)容,與《遺傳與進化》模塊中共同進化的內(nèi)容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注意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知識的遷移。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 被稱為生物界的“開路先鋒”的植物是(   )。

 

A. 苔蘚植物    B. 草本植物    C. 地衣    D. 灌木

 

2. 發(fā)生在裸巖上群落的演替過程中,其生物的演替順序是( 。。

 

A. 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B. 原始生命→藍藻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C. 地衣階段→草本植物階段→苔蘚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D. 種植作物→雜草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3. 引起植物群落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而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當海拔高度上升時溫度下降

 

B. 空氣逐漸稀薄

 

C. 陽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變小

 

D. 云霧量增加

 

4. 下列群落的演替過程,屬于初生演替的是(   )。

 

A. 火災過后的草原上發(fā)生的群落演替

 

B. 過量砍伐后的森林上發(fā)生的群落演替

 

C. 棄耕的農(nóng)田上進行的群落演替

 

D. 冰川泥土進行的群落演替

 

5. 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   )。

 

A. 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提高

 

B. 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降低

 

C. 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降低

 

D. 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提高

 

6. 人類的下列活動,不利于種群向正面演替的是(  。

 

A. 封山育林  B. 治理沙漠  C. 興修水利  D. 圍湖造田

 

7.下圖是溫帶原始裸地開始的群落演替過程中兩種量值的變化曲線,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   )。

 

 

 

A. a表示草本植物的種類數(shù)量,b表示整個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個種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各類數(shù)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質(zhì)總量,b表示整個植被中的種類數(shù)量

 

D.a表示食肉生物的種類數(shù)量,b表示食肉類的生物總量

 

8. 根據(jù)森林層次和各層枝葉茂盛來預測鳥類多樣性是有可能的,對于鳥類生活,植被的(  。┍任锓N組成更為重要。

 

A. 面積     B. 分層結構     C. 是否落葉     D. 闊葉與針葉

 

二、非選擇題

 

9.火災過后的草原,植樹造林后的黃土高原屬于___________類型的演替。

 

10.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50996.html

相關閱讀:高考生物備考:看書是重點 記憶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