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答高中政治中的哲學主觀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哲學主觀題是學生比較頭疼的難題,主要原因在于原理搞不清,材料讀不懂,分析不透,要解決這一問題,我想首先要掌握好三點:

1.界定知識板塊,明確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的范圍

哲學常識一般劃分為四塊: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價值觀和人生觀。每個板塊又包含有不同的原理及其方法論。在試題命制時,既有開放性的命題原則,比如從哲學的角度分析材料所蘊含的道理;又有限定性的命題思想,比如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材料,用發(fā)展的觀點分析材料等。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對哲學知識有個系統(tǒng)的掌握,另一方面又要準確掌握每個原理所歸屬的范疇,以便考慮和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2.抓好關鍵詞或句,提高解題效率

哲學中每個原理都有其特定的應用標準,而且此標準往往會通過具體詞語句子表現(xiàn)出來。比如,抓重點或中心,在辯證法上常常與主要矛盾的知識相聯(lián)系;循序漸進,從小處做起,往往與量變和質(zhì)變的關系原理相聯(lián)系;創(chuàng)新或打破常規(guī),常與發(fā)展的觀點聯(lián)系;從或根據(jù)┄┄情況,采取┄┄措施,往往反映物質(zhì)決定意識的原理等。如果學生對每個原理都能找出和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標準,不僅能夠提高做題效率,同時還能大大提高解答的準確率。

3.學會分析材料,堅持整體性原則和分層原則

現(xiàn)行高考重在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手段往往是依托時政材料。那么,如何閱讀、分析材料則成為答題的關鍵。一般情況下,試題中的材料比較繁雜,尤其是代字型材料,代字量大,蘊含的信息量多,極易干擾學生的思維。為此,學生必須對材料有整體性的把握,即掌握材料的中心或主旨,然后注意對材料進行分層,然后對應找到每個層次所蘊含的哲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51470.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學習輔導:政治學常識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