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用知識對試題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冷靜思考,仔細推敲。
2、材料和問題共同反映了命題者的意圖,借助問題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內(nèi)涵。
3、透過材料的字面意思,揭示其深意,透過其表面含義窺視其內(nèi)涵
4、借助教材中的知識、原理對這些信息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二、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1、首先閱讀問題,明確要求
問題是針對材料提出的包含了對材料的理解,是從一個特殊角度反映材料內(nèi)容。
2、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一是時間??注意時間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加以考查
二是人物或材料的出處??把握人物的階級屬性,有利于通過材料的表面意義分析出其真實含義
三是總結(jié)性語句??它點出材料的中心
四是材料中出現(xiàn)的概念、名稱??它揭示了材料與教材的關系
3、“書”題結(jié)合,確立論點、論據(jù)
將題中的“信息點”同書本知識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能進一步明確題意;確立論據(jù),把握住設問方向,明確答題范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61176.html
相關閱讀:高中時事政治:第八屆中歐工商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