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等潛水位線需要掌握哪些考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等值線是高考必考內(nèi)容,其類型多樣,考核方式多變,是復習備考重點內(nèi)容之一。在復習過程中,通常主要講解等溫線、等高線、等壓線、等太陽高度線和等降水量線等的判讀,對等潛水位線提及較少或講述不深,本文以此為專題,系統(tǒng)講解等潛水位線復習中需要把握的考點。

 

考點一、潛水的埋藏深度

 

潛水的埋藏深度L是指地面到潛水面的垂直距離。等高線上數(shù)值H代表該線上點對應的地面海拔高度,等潛水位線數(shù)值h代表該線上各點對應的地下潛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點潛水的埋藏深度即是當?shù)氐雀呔數(shù)值和等潛水位線數(shù)值的差值(H-h)。

 

考點二、潛水的流向

 

潛水是一種重力水,它的流動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動時總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動。因此有:潛水的流向總是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考點三、潛水的流速

 

因為潛水是一種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稱潛水面,所以潛水的流速取決于潛水面坡度的陡緩。在同一幅等潛水位線圖中,等潛水位線越密集的地方,潛水面坡度越陡,潛水流速越快;等潛水位線越稀疏的地方,潛水面坡度越緩,潛水流速越慢。

 

考點四、河流水與潛水的相互補給關系

 

對于河流與等潛水位線的分布有如圖三種基本關系。根據(jù)河流與等潛水位線的分布特點可以判斷河水與潛水的補給關系。在A圖中河床兩側潛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潛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兩側的潛水補給河水;在B圖中河床兩側潛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潛水,因此河水補給兩側的潛水;在C圖中,河流右岸潛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潛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潛水補給河水,左岸河水補給潛水。

 

 

考點五、取水點(即水井)位置的選擇

 

選擇水井位置時,要依據(jù)以下三條: ①水井位置應選在地下水埋藏較淺的地點。 ②水井位置應選在潛水匯集區(qū)。 ③水井位置應選在潛水匯水面積較大的地點。在解決此問題時,首先要判斷潛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標出潛水的流向,以確定潛水的匯集區(qū)和各地點匯水面積的大小,最終確定取水點(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考點六、人類活動對潛水的影響

 

潛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內(nèi)即可恢復更新,屬于可再生資源。人們只要合理開采就可保證永續(xù)利用。但如果人類不合理地開采,則會引發(fā)一些環(huán)境問題,如過度開采地下潛水、開采速度超過潛水的自然補給和恢復速度,就會引起潛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區(qū)。地下水漏斗區(qū)即是指地下水位明顯低于周圍地區(qū),潛水面呈現(xiàn)漏斗狀曲面的地區(qū),如圖。更為嚴重的是,超采地下水還會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區(qū),還會引發(fā)海水倒灌、地下水變咸等。

 

【典型例題】

 

讀圖,回答1~2題。

 

1.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箭頭正確表示了潛水的流向     B.圖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10米

 

C.圖中Q點的潛水位為20米            D.圖示地區(qū)地形主要為山脊和山谷

 

2.要獲得充足的地下水資源,圖示地區(qū)打井的最佳地點為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題,潛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且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B選項,圖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地面高度(等高線數(shù)值為15米)減去潛水位(數(shù)值為10米),即埋藏深度為5米;C選項,圖中Q點的潛水位為10米,地面高度為20米;D選項迷惑性較大,因圖中等高線數(shù)值不是很大(200米以下),更為關鍵的是圖中給出了比例尺,所以應是平原地形。若不認真讀圖,就容易判斷失誤,導致選擇錯誤。第2題,根據(jù)圖中等潛水位線的分布可判斷:圖中②③④點為地下水匯集區(qū),①點位于潛水分嶺,潛水補給不充足,故首先排除①點。又因為②地的潛水匯水面積包括③和④地的潛水匯水面積,故選②。

 

答案:1.A  2.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62157.html

相關閱讀:天山神秘大峽谷考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