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學
蘇轍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儒學為主,最傾慕孟子而又遍觀百家。他擅長政論和史論,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如《新論》(上)說“當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亂而不至于危,紀綱粗立而不舉,無急變而有緩病”,分析當時政局,頗能一針見血!渡匣实蹠氛f“今世之患,莫急于無財”,亦切中肯綮。史論同父兄一樣,針對時弊,古為今用!读鶉摗吩u論齊、楚、燕、趙四國不能支援前方的韓、魏,團結(jié)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敵而后方安樂腐敗的現(xiàn)實。《三國論》將劉備與劉邦相比,評論劉備“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勝”,也有以古鑒今的寓意。
古文寫作
在古文寫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張。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說:“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認為“養(yǎng)氣”既在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廣闊的生活閱歷。因此贊揚司馬遷“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他的文章風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氣。例如《黃州快哉亭記》,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于一爐,于汪洋澹泊之中貫注著不平之氣,鮮明地體現(xiàn)了作者散文的這種風格。
蘇轍的賦也寫得相當出色。例如《墨竹賦》贊美畫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態(tài)寫得細致逼真,富于詩意。
蘇轍寫詩力圖追步蘇軾,今存詩作為數(shù)也不少,但較之蘇軾,不論思想和才力都要顯得遜色。早年詩大都寫生活瑣事,詠物寫景,與蘇軾唱和之作尤多。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晚年退居潁川后,對農(nóng)民生活了解較多,寫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現(xiàn)實生活較為深刻的詩。抒寫個人生活感受之作,藝術(shù)成就也超過早期,如《南齋竹》:“幽居一室少塵緣,妻子相看意自閑。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見舊溪山。”意境閑澹,情趣悠遠。蘇轍于詩也自有主張。他的《詩病五事》以思想內(nèi)容為衡量標準,對李白、白居易、韓愈、孟郊等都有譏評。如說李白“華而不實”,說“唐人工于為詩而陋于聞道”,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回河爭論
元豐五年(1082年)河歸北流后,依然決溢不斷。元?元年(1086年)九月,朝廷命“秘書監(jiān)張問相度河北水事”,十一月張問“請于南樂大名埽開直河并簽河,分引水勢入孫村口,以解北京向下水患”,回河東流之議復起。大臣文彥博、安燾、呂大防、王巖叟、王覿和都水王令圖、王孝先、吳安持、李偉等,都力主回河東流;右相范純?nèi)屎吞K轍、曾肇、趙瞻、范百祿、王存、胡宗愈等則主張維持北流,反對回河。元?三年六月皇帝下詔稱:“黃河未復故道,終為河北之患。王孝先等所議,已嘗興役,不可中罷,宜接續(xù)工料,向去決要回復故道。三省、樞密院速與商議施行。”
蘇轍面對回河加速之勢,連上三疏,極力反對,大意謂:“議復故道,事之經(jīng)歲,役兵二萬,聚梢樁等物三十余萬。方河朔災(zāi)傷困弊,而興必不可成之功,吏民竊嘆。”“今小吳決口,入地已深,而孫村所開,丈尺有限,不獨不能回河,亦必不能分水。況黃河之性,急則通流,緩則淤淀,既無東西皆急之勢,安有兩河并行之理?縱使兩河并行,未免各立堤防,其費又倍矣。”在疏中他又針對北流致“御河湮滅失饋運之利”,“恩、冀以北,漲水為害,公私損耗”,“河徙無常,萬一自契丹界入海,邊防失備”等三說進行了反駁,極力主張停止回河之役。元?四年正月,朝廷下詔停止回河及修減水河;七月,冀州南宮等五埽危急,都水監(jiān)仍堅主東流或“二股分行,以紓下流之患”。
八月,蘇轍再次上疏稱:“夏秋之交,暑雨頻并。河流暴漲出岸,由孫村東行,蓋每歲常事。而李偉與河埽使臣因此張皇,以分水為名,欲發(fā)回河之議,都水監(jiān)從而和之。河事一興,求無不可,況大臣以其符合己說而樂聞乎?”“臣愿急命有司,徐觀水勢所向,依累年漲水舊例,因其東溢,引入故道,以紓北京朝夕之憂。故道堤防壞決者,第略加修葺,免其決溢而已。至于開河、進約等事,一切毋得興功,俟河勢稍定然后議。”元?五年二月、九月,蘇轍又兩次進言諫阻東流,并要求“罷吳安持、李偉都水監(jiān)差遣,正其欺罔之罪”,甚至以“修河司若不罷,李偉若不去,河水終不得順流,河朔生靈終不得安居”之辭相警告。但以太后為主的中樞始終傾向東流,雖時停時作,至元?七年十月河水已大部東流。紹圣元年(1094年),“盡閉北流,全河之水東還故道”。
這次黃河回復東流,不過僅僅五年時間,至元符二年(1099年),黃河于內(nèi)黃決口,東流斷絕,主流又趨向北流,仍至乾寧軍一帶入海。積極主張回河的吳安持、鄭佑、李仲、李偉等被朝廷加罪,“投之遠方”,結(jié)束了第三次回河的爭論。
點擊返回:
(目錄)
專題推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67104.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備考指導:語文不同題型拿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