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被譽為當代愛因斯坦的英國科學家霍金1991年1月在劍橋大學的講演。這篇講演,從古代巫師的預言,談到近代世界末日預言和宗教預言,再過渡到對宇宙未來的討論,主要探討了宇宙未來的兩種命運:一是繼續(xù)膨脹下去,一是收縮以至于坍縮成一個奇點。膨脹還是收縮,取決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由于現在只能對星系和星系團等明物質和星系與星系團內的暗物質的量進行分析,而對星系和星系團之外廣大空間中有無附加的暗物質目前還不能判斷,因此,對宇宙現在的平均密度無法確切估算,對宇宙的未來也只能如同巫師“兩方下賭注”,不能有肯定的科學結論。
這篇文章涉及許多深奧的科學知識,又是翻譯文字,讀起來有一定困難。建議你采用如下的學習方法:
(1)抓住開頭結尾,把握文章結構。課文雖然難度大,但只要抓住開頭與結尾,文章結構層次便豁然開朗。課文起筆開門見山,指出本文中心是預言宇宙未來,對此作者感到非常困難但又滿懷信心。為什么如此矛盾?全文緊緊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結尾則是歸結全文,指出文章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論證。我們只要依據作者的上述提示順藤摸瓜,對于文章的內容便不難理解。
(2)認真推敲文字,準確理解語意。課文有許多科學術語,對于正確理解內容關涉甚大,例如“非常大的尺度”“暗物質”“大擠壓”“微波背景輻射”“黑洞”“人擇原理”“暴漲理論”等,要結合語境弄明內涵。課文還有許多精警的語句,含義深刻,還有許多的語句在幽默風趣,自我調侃中表達了豐富的哲理,這些地方要一一琢磨。課文是翻譯文字,與漢語比較,在句子結構、語言風格上區(qū)別較大,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閱讀時更要細致辨析,避免誤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73454.html
相關閱讀:語文學習方法之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