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語文詩詞鑒賞答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1.形象分析

把握詩詞的形象是感受詩情、領悟詩意的基本途徑。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觀形象(作者描寫的人物,如《赤壁懷古》中的周瑜)

主觀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鈴》中的“我”)

詩人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事象(動作形象,如《約客》中的“敲棋子落燈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蟬》中的蟬)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煙直”“千樹萬樹梨花開”)

把握形象后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這是鑒賞成功的關鍵所在。例如,我們可以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中所描繪的“孤帆”“遠影”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遠影”消盡,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濃郁的綿綿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所傳達出來的傷別情懷等等。

2. 語言分析

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判斷、評價和鑒賞。語言分析一般側重從遣詞造句、語句含義理解等方面進行。

遣詞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詞義、典故、以及用詞、用句的精妙所在等?疾橹攸c是那些對表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著關鍵作用的詞語句子。例如,對“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鑒賞分析;對“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破”“弄”兩字的品味等。

語句含義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語句所蘊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選語句往往是那些言簡意豐的“立片言以居要”的關鍵語句。例如,對“前度劉郎今又來”語句含義的理解、對“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語句含義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中在描寫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蘊的對國恨家仇的悲憤和人生無常的喟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在寫燕子之外所包蘊的天涯游子的惆悵心態(tài)和羈旅情懷,往往是考查的重點所在。

1)表達方式: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

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 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結構技巧: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過渡、鋪墊、伏筆

3)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征聯(lián)想、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想象、聯(lián)想、照應、托物言志、語序倒置等。

4)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

5)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6)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夸張、鋪陳、反復、頂針、襯托、反問

(賦比興、象征)

7)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白描:簡練的筆墨,刻畫鮮明生動的形象

想象:更開闊,別出心裁

渲染: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象征:表達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等

抑揚:突出于強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77171.html

相關閱讀:《杜甫詩三首》訓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