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木葉”》訓(xùn)練提高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1.背誦下列詩歌名句,并指出它的作者與出處:

 

(1)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作者_________ 出處 _________

 

(2)洞庭始波,木葉微脫。

 

作者 _________ 出處 _________

 

(3)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作者_________ 出處 _________

 

(4)秋風(fēng)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作者_________ 出處 _________

 

(5)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作者_________ 出處 _________

 

2.請補足下列詩句的上下句:

 

(1)秋月照層嶺,______________ 。(吳均《谷柳惲》)

 

(2)______________ ,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

 

(3)柔條紛冉冉,______________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風(fēng)吹,______________ 。(吳均《青溪小姑歌》)

 

(5) __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6)庭中有奇樹,                   。(漢《古詩十九首》)

 

(7)皎皎云中月,                   。(陶淵明《擬古》)

 

3.請細心品讀下面語句,回答句子后面括弧內(nèi)的問題:

 

(1)而事實又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fā)現(xiàn)了“木葉”的奧妙,此后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木葉’的奧妙”指的是什么?)

 

(2)古代詩人們在前人的創(chuàng)造中學(xué)習(xí),又在自己的學(xué)習(xí)中創(chuàng)造,使得中國詩歌語言如此豐富多彩,這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這個“例子”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哪里?)

 

(3)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么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后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發(fā)展。(“后者”、“前者”各指什么?)

 

(4)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在習(xí)于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至于“木葉”呢,則全然不同。(“木葉”的“不同”表現(xiàn)在哪里?)

 

(5)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相同”、“不同”各自指什么?)

 

答:

 

4.課文用了許多問句,請舉幾個例子,說說這些問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5.請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辨析“樹葉”與“木葉”,“落木”與“落葉”意味的不同。

 

答:

 

6.第4、5、6段是課文的中心段,文中闡釋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藝術(shù)特征?

 

答:

 

7.細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鹆藰涓,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樹的顏色,即就樹干而論,一般乃是褐綠色,這與葉也還是比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xí)見的門栓、棍子、桅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這里帶著“木”字的更為普遍的性格。盡管在這里“木”是作為““樹”這樣一個特殊概念而出現(xiàn)的,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把U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边@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葉,因為那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也不同于:“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因為那黃葉還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雖然是具有“木葉”微黃的顏色,卻沒有“木葉”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飄零之意;而且它的黃色由于雨的濕潤,也顯然是變得太黃了!澳救~”所以是屬于風(fēng)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日暮風(fēng)吹,葉落依枝! ( 吳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說明這“葉”的纏綿的一面。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與“葉”的統(tǒng)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1)品讀下面語句,回答后面括號內(nèi)的問題:

 

A.“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句中“普遍的潛在的暗示”指什么?)

 

B.“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句中“距離”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答:

 

(2)本段文字說明了“木”的第二個藝術(shù)特征,它是分幾個層次進行說明的?請概括層次要點,說明層次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答:

 

(3)這段文字主要的說明方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請作具體分析。

 

(4)根據(jù)本文作者的理解,下面的詩句哪里該用“木葉”,哪里該用“落木”?這樣是不是恰當(dāng)呢?

 

A.   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B.無邊   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C. 亭皋   下,隴首秋云飛。D.   下君山,空水漫漫。

 

E.   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

 

答:

 

8.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后面(1)??(3)題:

 

青與綠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①                            !皸盍鴸|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②               !俺靥辽翰荩瑘@柳變鳴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體現(xiàn)在草與柳的變化上!疤旖中∮隄櫲缢郑萆b看近卻無”,            ③                  !氨逃駣y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柳枝上剛萌發(fā)出點點的細葉,料峭的春風(fēng)便已來到了人間。這個細葉,詩詞中又稱為“柳眼”,仿佛在說碧玉妝成的柳樹,忽然從睡夢中一覺醒來,睜開了眼睛,同時也就是春天的開始了。所謂“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         ④      。

 

世界是綠色的,可是詩人卻愛說“青青河畔草”,“青青夾御河”,“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綠色,所謂“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可是卻非說“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青春復(fù)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卻不說踏綠。春天喚做青陽,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稱為青年,那么到底是誰代表著春天呢?

 

綠與青原是相近的顏色,所以青天又稱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綠。綠草可以稱為青草,綠柳卻不能稱為青柳,但是“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卻又正是好詩!按和砭G野秀”,這綠野卻很少稱之為青野。大概由于綠指的是具體的現(xiàn)實的世界,而青則仿佛帶有某種概括性的深遠意義。綠原是一種和諧的色調(diào),在萬紫千紅的春天,綠乃是多樣統(tǒng)一的典范。而青則更為單純,凝凈,清醒,永久,松樹因此就都稱為青松。所謂青山綠水,何嘗不正是兩種性格的說明呢?這里或者會給我們帶來一點生活中的啟發(fā)嗎?誰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長在呢?但這只是一種理想,從現(xiàn)實到理想,從具體性到概括性,本來是綠的卻說成是青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青青。

 

(1)將下面文字填入第一段的空格處,使其前后語氣連貫。

 

A..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無的草的痕跡,便宣告了春天的來臨。

 

B..草透出了綠意,柳睜開來眼睛,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綠色世界啊。

 

C.草與柳在古代詩詞中一直經(jīng)常這樣地同時并見,要說明其間的緣故,根本上還是因為都涉及春天。

 

D..柳樹是代表著春風(fēng)的,而草則又與春風(fēng)共其命運。

 

答:

 

(2)“春天喚做青陽,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稱為青年,那么到底是誰代表著春天呢?”請說說,句中如果不用代詞“誰”,這個句子應(yīng)當(dāng)怎么寫?作者對這個問題又作了怎樣的回答?

 

答: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青青”,這個句子是從哪里點化而來?請把那首詞默寫出來。

 

答:

 

9.在《說木葉》中,作者提到,自屈原開始把“木”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fēng)葉落的季節(jié)之中,“此后的詩人們無論謝莊……沈?期、杜甫、黃庭堅,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下面就是作者所指的黃庭堅的一首詩,結(jié)合注釋賞讀后,請就第二聯(lián)寫一段二三百字的鑒賞文字。

 

登快閣① 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②。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③!

 

注釋: ①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黃庭堅當(dāng)時在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知縣任上,公事之余,詩人常到快閣覽勝。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寫登臨時的所見所感。②五、六二句,詩人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本味篇》載:“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復(fù)為鼓琴者!焙缶溆萌罴喟籽凼。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詩人這二句大意是說,因為知音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③此句的意思是:我將與白鷗定下永遠相守、忘懷世事的明約。

 

答:

 

解析與答案

 

1.答案:(1)屈原 《九歌》(2)謝莊 《月賦》 (3) 沈?期《古意》(4)王褒 《渡 河北》 (5)庾信《哀江南賦》。

 

2.答案:(1)寒風(fēng)掃高木(2)高樹多悲風(fēng)(3)落葉何翩翩 (4)葉落依枝 (5)無邊落木蕭蕭下。(6)綠葉發(fā)華滋。(7)灼灼葉中華。

 

3.解析:本題旨在提示我們,對句子中一些重要詞語的含義必須著意琢磨體會。(1)中“奧妙”、(2)中的“創(chuàng)造性”,是一個抽象性的詞語,(3)中“前者”、“后者”是指代性的詞語,(4)(5)中的“相同”、“不同”是概括性詞語,閱讀時,對于這些詞語必須根據(jù)上下文準確理解它們的含意。

 

答案:(1)“奧妙”指的是“木葉”可以用來描寫“秋風(fēng)葉落的季節(jié)”。(2)“創(chuàng)造性”指的是,照一般的邏輯應(yīng)當(dāng)用“樹葉”,但詩人卻別出心裁,用了“木葉”;而“落木”一詞,“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但詩人“卻寧可冒這危險,創(chuàng)造出那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3)“后者”指樹葉,“前者”指木葉。(4)“不同”就是“木葉”的形象與“樹葉”完全相反,“木”把“葉”排斥在外,“木”與“葉”總是連用,并且“通過‘木葉’來寫出流傳人口的名句”。(5)“相同”,指它們概念一致,都是“高大的樹木”;“不同”,指它們藝術(shù)形象不一致,“高樹”是“飽滿”的形象,“高木”是“空闊”的形象。

 

4.解析:許多作者在行文時都有其個性特點,多用問句即是本文的特點。這些問句在文中有不同的作用,閱讀時要用心領(lǐng)會。

 

答案:課文中問句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類,一是反問,例如“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而我們的詩人杜甫,卻寧可冒這危險,創(chuàng)造出那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我們無妨這么說:‘無邊落葉蕭蕭下’,豈不更為明白嗎?”這些表示反問語氣的句子在文中有強調(diào)的作用。二是設(shè)問,例如“‘木葉’是什么呢?”引出對“木”字的概念的詮釋,使行文活潑而有變化;又如“然而天才的杜甫卻寧愿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這道理究竟是為什么呢?”這個設(shè)問引出了下文對“木”的藝術(shù)形象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些問句起到了前后照應(yīng)的作用,例如“可是問題卻在于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 “可是為什么單單‘樹葉’就不常見了呢?” “那么‘樹葉’為什么從來就無人過問呢?”,這些問句意思相近,前呼后應(yīng),作者通過這些問句把議論層層推向深處。

 

5.解析:本題旨在啟示我們認真閱讀課文,抓住關(guān)鍵性的語句,將其融會貫通,把握全文大意,理解課文要點。

 

答案:“樹葉”與“木葉”的不同: “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們都有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lián)想。因此“樹葉”可簡化為“葉”。而“木”具有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樹干,很少會想到葉子!叭~”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澳尽迸c“葉”之間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與“落葉”的不同:“落葉”可以是“木葉”,也可以是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例如曹植《美女篇》中的“落葉”),而“落木”不僅比“木葉”更顯得空闊,而且連“葉”字所保留的那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

 

6.解析:本題旨在對重點段落精讀細讀,力求準確理解文意。答題時必須簡明扼要,既要防止答非所問,又要防止煩瑣,不得要領(lǐng)。

 

答案:“木”在形象上有兩個藝術(shù)特征:其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其二,“木葉”不是一般的落葉,它是“??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

 

7.(1)解析:“普遍的潛在的暗示”、“距離”是抽象詞語,對于這些詞語必須根據(jù)上下文意理解其具體意義。理解前者要留意上文“這里帶著“木”字的更為普遍的性格”。理解后者不僅要留意上文“‘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還要留意下文“它乃是‘木’與‘葉’的統(tǒng)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

 

答案:A. “普遍的潛在的暗示”指的是:黃色、干燥。B.“距離”,在這里是“差別”的意思,指的是:“木葉”是“木”與“葉”的統(tǒng)一,因此既有“木”的“疏朗”的一面,又有“葉”的“綿密”的一面。而“木”只有“疏朗”的一面。

 

(2)解析:本題旨在分析層次,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時要留意那些提示性的詞語,比如段落開頭:“‘木’不但讓我們?nèi)菀紫肫鹆藰涓,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边@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顏色性”三字領(lǐng)起了下文!坝谑恰救~’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庇蛇@個句子引出第二個層次,下文展開了對“木葉”的藝術(shù)形象的分析。“至于‘落木’呢”,這個句子則引出了下一個層次。

 

答案:本段文字分三層,第一層,開頭至“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主要是分析“木”的潛在意義:顏色“微黃”,質(zhì)地“干燥”。第二層,“裊裊兮秋風(fēng)”至“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分析“木葉”的形象特征: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第三層,最后。分析“落木”的形象特征:比“木葉”更空闊。

 

(3)解析:一篇說明性的文字一定要運用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但是在這許多的說明方法中一定有一個或二個是主要的方法,而正是主要的說明方法決定文章的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認真體會。

 

答案:本段文字的說明方法實際也是全文的說明方法,主要有對比和舉例的方法。在第一個層次里,作者將“木”與“樹”對比,說明“木”的顏色性。在第二個層次里,作者將屈原、曹植、司空曙詩句里描寫的“葉”進行對比,說明“木葉”的形象特征。在第三個層次里,作者將“木葉”和“落木”對比,說明“落木”的特征。

 

(4)解析:按照作者的理解,“落木”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因此ABD當(dāng)用“落木”,CE宜用“木葉”,但實際上,D用“木葉”,E用“落木”。這說明作者的判斷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ABD“落木”,CE“木葉”。(參看“問題探究”)

 

8.(1)解析:①空處,要注意這是文章的起始。②空處,“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是描寫草與春風(fēng)共生的。③空處,“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草剛透出綠意”。④空處,注意“柳眼”二字。

 

答:①C。②D。③A。④B。

 

(2)解析:這是一道理解題,第一問要求明白代詞在文中的指代意義,第二問要求解讀下文,抓住本文中心:“綠指的是具體的現(xiàn)實的世界,而青則仿佛帶有某種概括性的深遠意義”。

 

答;第一問,“誰”指代綠與青。不用“誰”,句子當(dāng)寫成:那么到底是綠代表著春天呢,還是青代表著春天呢?第二問,兩者都代表了春天,大概是,描寫具體的現(xiàn)實的事物,則用“綠”,描寫概括的抽象的事物,則用“青”。

 

(3)解析:這是文外擴展題,引句出自蘇東坡詞《水調(diào)歌頭·中秋》。

 

答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9.解析:此聯(lián)是寫景名句,鑒賞時要分析景物特征,揭示景中寓含的情感。

 

答案:“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千古絕唱,寫詩人登快閣之所見。遠望無數(shù)秋山,山上的落葉飄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澄凈如玉的澄江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空明澄澈。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讀這樣的詩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謝眺‘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的名句。但黃氏之句,既汲取了前輩的養(yǎng)料加以鍛煉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現(xiàn)。所以前人評此二句道:“其意境天開,則實能劈古今未泄之奧妙!保◤堊谔遏旪S所學(xué)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79558.html

相關(guān)閱讀:語文寫作指導(dǎo):七字作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