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概念圖是一種基于意義學習理論下的教學技術。通過建構概念圖確定復習起點、促進記憶,對比分析概念圖轉化生物知識、形成知識連接、發(fā)展學生能力。應用概念圖復習是從培養(yǎng)“知識人”轉為培養(yǎng)“智慧者”的橋梁,是對傳統(tǒng)高考復習模式的發(fā)展和超越。
關鍵詞 概念圖 高考復習 知識 能力
理解能力是生物高考的一個重要能力,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能把握所學知識的要點和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等;能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1]。可見,理解能力的考察,離不開知識作為載體。在高考復習中如何既能強化知識學習、又能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
概念圖教學技術于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康乃爾大學學者諾瓦克(J.D.Novak)等人歷時12年,根據(jù)奧蘇泊爾(D.P.Ausuel)意義學習和概念同化理論開發(fā)而成,該技術通過概念和概念間關系的連接,形成命題和層級結構,了解學習者在某一概念網(wǎng)絡中已有概念。筆者結合多年高三教學實踐經(jīng)驗和對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認為,高考復習中應用概念圖技術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共同發(fā)展。
基于意義學習理論的概念圖技術在高三復習教學中概念圖有以下幾個方面應用。
1 確定復習起點
在進行復習之前,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才能準確把握復習起點。植物花的結構是初中生物知識,植物個體發(fā)育是高中生物個體發(fā)育內(nèi)容。在復習本節(jié)內(nèi)容時,首先出示概念圖1(部分概念去掉,如帶方框的概念)要求學生以“填空建構式[2]”完成,從完成情況確立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準確把握該部分復習的知識起點:掌握不牢可從建構此圖開始復習,掌握牢固則可直接應用此圖復習。
2 有利于知識學習
知識是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能力的載體。知識的記憶、理解、轉化以及知識的連接和生長是高考復習的重點。
2.1 知識記憶
記憶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生物是“以陳述性知識為主要目標[3]”的課程,理解基礎之上的記憶自然成為學習生物的一種重要技能。
遺傳規(guī)律是高中生物概念最多的內(nèi)容之一,概念的記憶成為教學難點之一。針對這一特點,在這部分知識復習時,給出“基因、等位基因、顯性基因、隱性基因、顯性純合子、隱形純合子、雜合子、顯性性狀、隱性性狀、相對形狀、形狀”一組概念,要求學生課后以“群概念建構式[4]”建構概念圖,通過交流、修改,加以完善。這樣以概念圖的形式把眾多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概念組織起來(如圖2),形成知識組塊結構,既符合復雜陳述性知識學習和保持“畫網(wǎng)絡圖”的“組織策略”[5],也符合記憶的“組塊理論[6]”,記憶效果顯著。
2.2 知識轉化
現(xiàn)代信息理論把廣義的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將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知識、進而學會解決問題,成為高考中考察應用能力的重點和難點。
在復習遺傳規(guī)律應用時,出示“基因的位置關系與遵循的遺傳規(guī)律”(圖3)概念圖,引導學生總結圖中每行表示的知識信息,可以形成“如果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則遵循分離規(guī)律;如果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則遵循分離規(guī)律”等產(chǎn)生式規(guī)則。把概念圖中的信息轉化為產(chǎn)生式規(guī)則,完成了陳述性知識向程序性知識的轉化。
2.3 知識連接
復習中對比分析概念圖就是在形成知識體系的基礎上促進知識連接和連接點上的知識生長。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是新陳代謝的重要知識點,復習時通過對二者概念圖的分析對比,引導學生以C6H12O6、CO2、O2等物質(zhì)為憑借物進行連接,形成知識生長。例如以氧氣為憑借物,可產(chǎn)生以下知識生長:氧氣產(chǎn)生量=植物光合作用氧氣釋放量+呼吸作用氧氣消耗量。
以主干知識網(wǎng)絡為線索,以憑借物為知識的連接點,重新梳理知識的脈絡,促進知識生長,形成有利于問題解決的知識新結構。
3 發(fā)展學生能力
問題解決能力是學生高考考察的一種重要能力,而思維能力是問題解決能力的核心。概念“有助于人們進行推理和推論[7]”,也就有助于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以概念圖為支架,在知識獲取過程中訓練思維方法和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逐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發(fā)展。
“可遺傳變異”復習可以在圖4概念圖的知識體系形成后完成以下練習。
1.舉出五種可遺傳變異的例子。
2.可遺傳變異包括哪三種類型?
3.三倍體無子西瓜、21三體綜合癥屬于染色體_______變異。
4.三倍體無子西瓜屬于可遺傳變異嗎?
練習1、2是從圖中下行思維培養(yǎng)演繹,練習3、4是上行思維培養(yǎng)歸納,達到思維邏輯性的訓練。訓練思維方法,也有利于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的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敏捷性。
概念圖是以生物概念為載體,以建構概念間知識聯(lián)系為支架,通過知識連接,促進知識生長,訓練思維方法,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應用概念圖技術指導高考復習,既關注學生已有知識、注重學生知識建構,還重視學生能力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新課程教育理念;既有高考復習的經(jīng)驗積累,又有教育科學的理論指導,融合了實踐和理論,是對傳統(tǒng)復習模式的發(fā)展和超越,使教學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走向同時關注學生智慧發(fā)展的中間階段,是從培養(yǎng)“知識人”轉為培養(yǎng)“智慧者”的橋梁。
主要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考試中心.2008.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的說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71-572
[2][4] 劉畫奇 張迎春.2007.高中生物新課程與概念圖教學.中學生物教學11:19-21
[3] 皮連生主編.2004.教學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05
[5] 皮連生主編.2004.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18
[6] 牛書杰 呂建斌.2005.人類組塊理論研究.重慶大學學報11(1):96-99
[7] 張慶林 邱江主編.2007.思維心理學.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6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81706.html
相關閱讀:第4章 基因的表達 能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