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三年高考的改革和探索,以材料為載體,注重考查考生能力和素質的高考政治命題已日趨成熟。無論是政治單科試題還是文科綜合中的政治試題、文理大綜合中的政治試題,無論是主觀題還是選擇題,均“強調考查考生對政治學科及其他學科知識整體把握、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學生要想在考試中把政治試題做好,沒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不行的。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不僅要扎扎實實掌握基本政治理論,而且還要按照學習與思維的內在聯系,逐步形成解答政治試題的科學的思維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法、歷史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歸納法、演繹法、分析綜合法、條件判斷法、邏輯分層法、主體發(fā)散法、層次發(fā)散法、逆向發(fā)散法等12種思維方法,是解答高考政治試題時常用的思維方法,也是培養(yǎng)考生思維能力的好方法。
一、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也叫全面分析法,就是在分析解答問題時運用矛盾的觀點,一分為二、全面地看問題的思維方法。這一方法是針對試題的片面性觀點,如內容不全、關系理解不全、原因表述不全等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矛盾分析法在運用過程中,并不一定要否定題目中的結論或觀點,而是在承認其合理成分的前提下,指出其片面的一面,并補充還應從哪些方面加以認識。
例1 〔2001年全國高考政治試題第38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互聯網不可阻擋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對此人們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認為,在網上發(fā)郵件、查詢資料、下載軟件、購物等,大大拓展了人們的視野,豐富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有些人認為,網上出現了一些虛假信息、黃色內容,對人們精神世界帶來消極影響。更嚴重的是,有些學生沉迷于網吧中,嚴重地影響了學業(yè)和健康。
(1)運用辯證法知識對上述兩種看法進行分析。
(2)對互聯網存在的弊病,你認為應如何治理?
解析:本題緊扣當前社會的新生事物——互聯網,要求考生運用辯證法知識對兩種看法進行辯證分析,并針對互聯網存在的弊病提出治理對策。很顯然,第一問,正確評價互聯網必須運用矛盾分析法,包括兩個層次的評價:①用兩點論看問題,即不能只看到利,也不能只看到弊。在看到它的積極一面的同時,不能忽視它的消極影響。②用重點論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從而把握互聯網的發(fā)展方向。第二問實際上也需要用矛盾分析法,即法治與德治“兩手抓”,既要加強法制和管理,又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答案:(1)①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對互聯網現象應該做全面客觀的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②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ヂ摼W出現的負面問題,是新生事物在發(fā)展中出現的支流問題,不能因噎廢食。
(2)①加強法制,加強管理。②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二、系統分析法
系統分析法也叫關系分析法,是指把要分析的對象放到系統的知識框架之中,找出一個或多個相互關聯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思維方法。要正確運用系統分析法,首先必須能深刻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而不能簡單記憶、再現知識點;其次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始終把教材中的觀點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用所學的理論思考經常遇到的問題。
本文網址:http://www.yy-art.cn/gaozhong/19008.html
相關閱讀:高考政治 選擇題答題技巧 用好排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