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學習方法:數(shù)學復習公式整理匯總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高中數(shù)學學習方法:數(shù)學復習公式整理匯總”,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復習公式整理匯總

數(shù)學知識點多而雜,對學生來說,要記住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更別說怎么去運用了。說這話的意思并不是說學生要拿著數(shù)學公式一個一個去背得滾瓜爛熟的,這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沒有必要。對于數(shù)學公式,熟悉是最重要的,也來的比較實際。

下面是高三數(shù)學公式匯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

cot(A-B)=(cotAcotB+1)/(cotB-cotA)

2、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3、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

4、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5、某些數(shù)列前n項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6、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圓的標準方程 (x-a)2+(y-b)2=r2

圓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拋物線標準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側(cè)面積 S=c*h 斜棱柱側(cè)面積 S=c'*h

正棱錐側(cè)面積 S=1/2c*h' 正棱臺側(cè)面積 S=1/2(c+c')h'

圓臺側(cè)面積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積 S=4pi*r2

圓柱側(cè)面積 S=c*h=2pi*h 圓錐側(cè)面積 S=1/2*c*l=pi*r*l

弧長公式 l=a*r 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shù)r >0 扇形面積公式 s=1/2*l*r

錐體體積公式 V=1/3*S*H 圓錐體體積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體積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 L是側(cè)棱長

柱體體積公式 V=s*h 圓柱體 V=pi*r2h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高中數(shù)學學習方法:數(shù)學復習公式整理匯總”希望能對考生產(chǎn)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92412.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數(shù)學備考:學習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