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瑯上口”與“朗朗上口”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語文月刊》2004年第10期《“瑯瑯”與“朗朗”》,漆德平先生在該文中對“瑯瑯”和“朗朗”作了全面地辨析后寫道:“‘朗朗’不能與‘上口’搭配。”(言外之意是只能寫作“瑯瑯上口”,)而文中對“瑯瑯上口”釋義為“誦讀熟練、順口”。筆者認(rèn)為這均失之絕對化。其實,《漢語大詞典》(第6分冊第1261頁)已收入“朗朗上口”詞目,其釋義為“謂誦讀詩文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筆者查閱了商務(wù)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華書局等十幾家出版單位出版的成語詞(辭)典,均只收“瑯瑯上口”詞目,其釋義可歸納為:(1)誦讀熟練、順口。(2)文辭通俗,便于口誦(3)形容誦讀詩文聲音響亮、順口。有的還在釋義(1)(2)后標(biāo)出“瑯瑯上口”的反義詞──佶屈聱牙。由此看來,釋義(1)(2)是“朗朗上口”所沒有的,只在釋義(3)上“瑯瑯上口”與“朗朗上口”相通,也就是說,前者包孕后者。

“瑯瑯上口”與“朗朗上口”不僅在詞義上有所不同,在語用上也是有區(qū)別的。“朗朗上口”只能用來形容誦讀得語流通暢、語氣連貫、鏗鏘有力,有時還伴有抑揚頓挫。而“瑯瑯上口”除此義之外還可以用于誦讀的十分熟練,但不一定聲音響亮,如“我自己有記憶的二二歲時,她已以把唐人絕句教我暗誦,能誦得瑯瑯上口。”(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詩歌與文藝》),另外,“朗朗上口”必須用于有誦讀的動作時,形容誦讀的狀態(tài),而“瑯瑯上口”還可用于雖沒有誦讀的動作,但一經(jīng)誦讀便非常順口。如“兒童文學(xué)工作者,以及老師和家長,是應(yīng)當(dāng)抓住兒童們的這個特點,因勢利導(dǎo),編出內(nèi)容優(yōu)美生動而又瑯瑯上口的歌謠……”(劉鼓樓)

【練習(xí)】

在下列橫線處分別填入適當(dāng)?shù)脑~語(A.瑯瑯上口 B.朗朗上口)

1.這段課文她讀得雖然聲音不大,但________。

2.面對廣大觀眾,主持人把這首詩誦讀得________。

3.許多廣告詞借用了成語、俗語,取諧音換新義,讀來________。

4.她把唐詩背得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A或B 3.A 4.A或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99226.html

相關(guān)閱讀:名家散文賞析:樂游書海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