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兩首》訓練提高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根據(jù)要求背誦默寫課文中的相關(guān)詩句:

 

(1)描寫“江山如畫”的詩句是                        。描寫赤壁之戰(zhàn)中周喻形象的詩句是                             。

 

(2)與“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旨趣相同的詩句是                         ,表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詩句是                                。

 

(3)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                   ’;學士詞須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                   ’!睎|坡為之嘆服。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一時多少豪杰。                   (2)遙想公瑾當年。

 

(3)檣櫓灰飛煙滅。                   (4)一尊還酹江月。

 

(5)料峭春風吹酒醒。                 (6)回首向來蕭瑟處。

 

答:

 

3.說說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分析正確的項是( )

 

(1)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即“人們傳說是”,言下之意,當年周瑜在赤壁兵敗曹操的歷史故事,廣為人民傳頌,為下片描寫周瑜埋下伏筆。)

 

(2)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四個字是對赤壁壯麗景色的概括,一個“畫”字強化了豪杰人物活動的背景,有“江山代有才人出”之意,同時也有“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的含意。)

 

(3)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作者正值從沙湖買田歸來,腦子里裝的全是購置家業(yè)一事,所以對外界天候的變化竟然全無察覺。)

 

(4)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莫聽”表現(xiàn)了他無所謂的態(tài)度,有外物不足縈懷之意; “何妨”即不妨,見俏皮的挑戰(zhàn)色彩。詩人開篇即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表明他對驟然而至的風雨所抱的態(tài)度。)

 

4.對下列句子分析有誤的項是( )

 

(1)怒潮卷霜雪,天塹無涯。(這個詩句描寫了錢塘江水勢洶猛,江面遼闊。)

 

(2)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這個句子詩人采用了借代和對比的描寫方法。)

 

(3)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詩人在描寫緊張急烈的戰(zhàn)爭場面中插入這個細節(jié),使詞在密中有疏,相得益彰。)

 

(4)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詩人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描寫了周瑜一代武將的勃勃英姿。)

 

5.按括弧內(nèi)指定的要求分析的下面詩句: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個詩句為什會成為豪放派的千古絕唱?)

 

答:

 

(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幾句用了哪些技巧描寫了赤壁怎樣的自然景觀?

 

答:

 

(3)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個詩句運用哪些方法刻畫周瑜什么樣的形象?)

 

答:

 

(4)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這個詩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抒發(fā)了詩人的什么情感?)

 

答:

 

(5)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詩人明明先經(jīng)風雨,再見到雨后復晴,怎么又說“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答:

 

6.“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睂@個句子爭議很多,焦點是詩句的主語,一曰主語是蘇軾,此句寫蘇軾神游赤壁古戰(zhàn)場,自己笑自己多情;一曰主語是周喻,此句寫周喻神游故國,遇上蘇子,笑蘇子多情。袁行霈先生贊同第二個觀點,他從詞語的意義來闡述理由:“神游”的意思是身未往游,而精神魂魄往游。蘇軾既已身在赤壁,怎么能說是“神游”呢?“神游”的當是周喻!肮蕠钡囊馑际枪艊、祖國或故鄉(xiāng)。赤壁講成是周瑜的故國才順暢。現(xiàn)在請你換一個角度,為第一個觀點說說理由,好不好?

 

答:

 

7.在《定風波》中作者通過途中遇雨這件小事,表達了自己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

 

8.分析兩首詞的韻腳,說說它們對抒發(fā)感情有什么關(guān)系?

 

答:

 

9.此首《獨覺》作于蘇東坡晚年流放海南儋州之時。請你結(jié)合注釋細細品讀,回答問題:

 

獨覺

 

瘴霧①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風生體疥。

 

朝來縮頸似寒鴉,焰火生薪聊一快。

 

紅波翻屋春風起,先生默坐春風里。

 

浮空眼纈②散云霞,無數(shù)心花發(fā)桃李。

 

悠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              。

 

注釋:①瘴霧:濕熱蒸發(fā)致人疾病的霧氣.這里代指嶺南。②眼纈(xié):眼發(fā)花.

 

(1)從詩中看出,詩人謫居之地生活條件艱苦窘迫,具體表現(xiàn)是:                    。

 

(2)“焰火生薪聊一快”,表現(xiàn)“快”的詩句是:                          。

 

(3)請你從《定風波》這首詞找出兩句詩填在詩的最后,與詩的主旨保持一致。

 

答:

 

(4)詩的題目含意是什么?詩中照應題目的是哪一句詩?

 

答:

 

(5)這首詩表現(xiàn)了蘇軾怎樣的思想境界?

 

答:

 

10.請就蘇軾對人生的看法,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就“進與退”的問題寫一篇短文,不少于600字。

 

答:

 

 

解析與答案

 

1.答案:(1)亂石穿空,驚濤拍崖,卷起千堆雪。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2)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3)楊柳岸,曉風殘月。   大江東去。

 

2.解析:這里列出的詞語有的是古今同形異義,有的是借代,有的是活用,有的是通假用法,各種情況要仔細區(qū)別。

 

答案:(1)現(xiàn)在一般指短時間,詞中指的是那一個時代。(2)現(xiàn)在一般指往年、昔年,詞中指的是正當盛年。(3)檣櫓,本指船上的設(shè)置,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煙,名詞活用作狀語,意即像灰一樣、像煙一樣。(4)尊,通樽,酒杯。酹,把酒灑在地上祭奠。(5)寒冷。(6)現(xiàn)在一般指從來、一貫,詞中指剛才走過來的地方。

 

3.解析:本題旨意不僅在對詞語意義的理解,而且在對其作用的分析,實際上這是一道語言鑒賞題。題中沒有指明是一項,便暗示可能是多項選擇題。(1)“人道是”即“人們傳說是”,言下之意,這里的赤壁不一定就是當年三國時周喻敗曹操的赤壁。用語非常準確。(3)“余獨不覺”與“同行皆狼狽”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坦蕩胸襟。

 

答案:(2)(4)

 

4.解析:這道題目涉及詩句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技巧的分析。(1)詞的題目是《望海潮》,這個句子照應了題目,描寫的是錢塘海潮。(2)“雨具”借代拿走了雨具的仆人,“同行”與“余”對比。(3)“小喬初嫁”是疏筆,戰(zhàn)爭場面是密筆。(4)“羽扇綸巾”代指周瑜,“檣櫓”代指曹操水軍,周瑜在詞中是儒將的形象。

 

答案:(1)(4)。

 

5.(1)解析:鑒賞這個詩句一要注意詩人將江與人合寫,以大江為背景襯風流人物;二是要理解詩句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實是眼前滔滔大江,虛是滾滾歷史長河,暗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詩人既寫眼前大江景色,又是一種暗喻,喻指歷史長河,時光流逝。蘇軾登赤壁臨長江,自然會由滾滾東去的江水想到不斷流逝的時光。無情的逝水流光,淹沒了古代多少顯赫一時的風流人物。在歷史的長河里,他們漸漸銷聲匿跡,不復有當年的光彩,真正能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的又有幾個呢?詞一開始就不同凡響:一派江水,千古風流,無窮感慨,豪情萬丈,讓人感到詞人是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看得遠,想得深。全句氣象磅?,淋漓悲壯,堪稱千古絕唱。

 

(2)解析;這一道鑒賞題,包括兩個問題:一是分析其表現(xiàn)技巧,二是概括赤壁景觀的特點。

 

答案:詩句把浪濤喻雪堆;用動詞“穿空”、形容詞“驚”、數(shù)字“千堆”進行夸張描寫,“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又是對偶句式,詩人調(diào)動上述修辭手法,使詩句奔放自如,氣貫長虹,把一幅氣勢磅確、境界宏闊的壯麗圖畫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

 

(3)解析:本題與上題一樣,也是內(nèi)含兩個問題,一是描寫方法,二是人物形象。

 

答案:羽扇綸巾,是外貌描寫;談笑間,是神態(tài)描寫;檣櫓灰飛煙滅,運用了借代、夸張、比喻等描寫方法。作者通過這樣描寫,表現(xiàn)了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儒將風度。

 

(4)解析;本題難點在第二問,分析時必須扣住“多情”二字,仔細斟酌內(nèi)蘊的詩人的“情”。

 

答案:用的是倒裝句式,故國神游,即神游故國;多情應笑我,即應笑我多情。作者臨“故國”、思“豪杰”,精神進入了想象中的當時環(huán)境里面,想到周瑜在三十四歲的時候,便建立了那樣驚天動地的功業(yè),而自己呢,比他大十多歲,卻貶謫在這里,沒有為國為民作出什么有益的事來,頭發(fā)也很早就花白了,相形之下,是多么的不同啊! 所以這里的“多情”主要是指詞人建功立業(yè)的愿望!鞍装l(fā)”固足已使人生悲,但正如唐代詩人岑參所說:“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這種悲有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有尚未實現(xiàn)鴻鵠之志的頹唐。

 

(5)解析;此題啟示我們,鑒賞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善于抓住詩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深入分析,從中可以探求作者內(nèi)蘊的深意。

 

答案:前面寫的風雨,是大自然的風雨,也是現(xiàn)實政治斗爭中的風雨,是客觀現(xiàn)實的存在。而后面的“也無風雨也無晴”,是詩人的心態(tài),意思是只要自己“歸去”,像陶淵明一樣歸隱江湖,超脫塵世,就可以不把功名利祿、個人得失掛在心頭。

 

6.解析:這是一道發(fā)散性思維題,啟發(fā)我們對同一問題,要善于從多角度思考。

 

答案:我們可以從詞的結(jié)構(gòu)來分析。詞分上下?片,上片寫赤壁雄奇的景色,下片分兩半:上半緬懷周郎,下半抒感遣懷。若以文章結(jié)構(gòu)而言,本詞可分兩部分:“檣?灰飛煙滅”以上,鋪寫“大江、赤壁、周郎”三個意象;“故國神游”以下,寫詩人自己這個意象。前是客體,后是主體,所以“故國神游”以下的主語應是詩人自己。

 

7.解析:這也是一道發(fā)散性思維題,只要言之成理,對這首詞的主題容許有多種理解。可參看“問題探究”欄目。

 

答案:略。

 

解析:詩歌的音樂美,主要體現(xiàn)在押韻、平仄、節(jié)奏等方面,因此,鑒賞詩詞的平仄,節(jié)奏,特別是押韻的情況,體會它與詩詞情感的關(guān)系,乃是詩詞鑒賞的重要內(nèi)容。剛接觸有一定難度,但只要掌握一定的聲韻知識,注意從這方面多加分析,也便不覺困難。

 

答案:《念奴嬌》的韻腳是:物、壁、雪、杰;發(fā)、滅、發(fā)、月,均為入聲韻。這首詞,氣勢豪雄,風格飄逸,讓人想象拍板高唱之時,一定能使江波鼎沸!這雄偉的氣勢當然來自命意,但韻腳激越短促的入聲,用在懷古的題目下,有助于造成寂滅激切的氣氛,結(jié)尾押“月”字,呼應“?”字,更有飄逸出塵的感覺。

 

《定風波》聲、行、生、迎、晴,押同一平聲韻;馬、怕,押仄韻;醒、冷,押另一仄韻;處、去(古韻同部)押又一仄韻。其特點是;(1)上片為二平二仄一平,下片為二仄一平二仄一平的韻腳。(2)5句押平韻一韻到底,在每一個仄收句后跟二字襯句,與仄收字同韻,一共三處,三韻三轉(zhuǎn)。這首詞用韻句的平仄聲韻腳交替出現(xiàn)。平仄交錯,平韻為主,很好地表達了那種自在灑脫之情。

 

9.(1)答案:“瘴霧”、“北風生體疥”、“朝來縮頸似寒鴉”。

 

(2)解析:“快”,快樂,是領(lǐng)起下文的中心詞,表現(xiàn)了詩人以苦為樂的曠達胸懷。他的快樂具體表現(xiàn)在把用來“生薪”取暖的“焰火”描寫得非常美麗,把取暖看得非常幸福。

 

答案:紅波翻屋春風起,先生默坐春風里。浮空眼纈散云霞,無數(shù)心花發(fā)桃李。

 

(3)解析:《定風波》的七言,共有8句,從押韻來看,能放在最后的只能是第2、5、8、11句,因《獨覺》是寫在屋內(nèi)烤火,第1、2句的“穿”“行”,第3、5句的在泥濘中走路,第6、8句的“山頭”都不合詩意。

 

答案: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表面看寫“風雨”“晴”也在室外,但這里可以指抽象的政治斗爭的風雨!跋騺硎捝帯庇髦笍那白哌^來的風風雨雨的坎坷不平的人生旅程。)

 

(4)解析:覺,是全詩的眼,是詩的主旨所在。所以,要仔細體會其含義。

 

答案:覺,佛教語,即大覺大悟。獨覺,暗示這是只有自己才達到了一種精神境界。這是什么境界呢?吸引讀者賞讀的興趣。詩中照應“獨覺”的詩句是“悠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5)解析;這道題實際上就是要求把詩的題目“獨覺”的內(nèi)容具體化。

 

答案:此首《獨覺》作于詩人晚年流放海南之時,把謫居荒涼之地生火取暖的窘迫生活,寫得富有詩意,意趣高遠而超凡灑脫。在瓊州的窮山惡水中只得茅屋一間,生火取暖便覺如坐春風,濺起的火花如彩霞萬朵,桃李盛開,欣欣然不知所之?鞓放c平靜信手拈來,絲毫沒有對一路貶謫的命運的抱怨和所受苦難的巨細描摹,置身于孤獨困苦的環(huán)境中,仍能保持“坡仙”的曠達品格,是一種寧靜、淡遠的超功利、超現(xiàn)實的禪境。

 

10.解析:進,就是指仕途和事業(yè)上的成功;退,則是指仕途和事業(yè)上的挫折。這是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一個問題。怎樣對待呢?范仲淹是“進亦憂,退亦憂”,蘇東坡則是“也無風雨也無晴”,那么你呢?請想一想這個問題,對于今后的成長會很有好處的。

 

答案: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99908.html

相關(guān)閱讀:語文寫作素材運用:人工智能 警惕還是受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