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怎樣適應高中語文學習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要】 “高一新生怎樣適應高中語文學習”教師從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出發(f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具體應該怎么做呢?請看編輯的文章

上了高中,許多同學在學習語文時遇到了困難,感到苦惱。比如說,需要背誦的課文多了,尤其是文言文;課文長了,老師也不像初中時講得那么詳盡,不容易讀懂;上課做筆記,不知道記什么好;考試時,考課外的東西多了,有些初中語文成績挺好的同學,到了高中,成績下降了……這實際上是對高中語文學習的不適應。

造成不適應的原因很多,這與教材及初中教育有關系。初中教材要求簡單,尤其是文言文,而高中新教材與初中教材本來銜接就不太好,所選的課內篇目因為強調名篇而增加了難度,這就使多數同學感到太難,不容易讀懂。而且,初中階段學習的主要是課內的東西多,有的學校又是圍繞中考教學,沒有及早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主的閱讀習慣,到了高中,要求自主閱讀的多了,學生在學習上就感到困難。高初中在教學方法上也有許多區(qū)別,就拿做筆記來說,初中老師會在黑板上把內容重點有條理地寫出來,并提醒學生該記些什么,甚至還會留出時間讓學生做筆記。而高中老師上課,不會面面俱到,常邊講邊補充些課文外知識,一般不會停下時間讓學生做筆記。因此,有些同學就會覺得筆記做不來,不知記些什么。

要適應高中語文學習,就必須改變以往的學習習慣,樹立全新的高中語文學習模式。

高中新教材的閱讀量增加了,它要求學生廣泛去閱讀,主動地探究式地學習。因此,在每篇課文學習前,學生自己應有所預習,通過預習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這樣可以使自己在課堂上能處于主動地位,因為有了疑問,才能清楚哪是重點;才能清楚自己需要聽什么,記什么;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做筆記,也才能做到邊聽邊記。

對語文學習而言,上了高中一定要有大語文觀,不要認為語文就是“課文”。可以利用教材,廣泛閱讀,可以把課堂上老師講的和自己課外閱讀的結合起來,F(xiàn)行語文教材都有配套的《語文讀本》,應該好好利用《語文讀本》。比如說,讀了《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可以看看《語文讀本》中的《永遠的校園》;讀了《燭之武退秦師》,可以看看《語文讀本》中的《晉公子重耳之亡》。老師在課堂上指點的學習方法,自己可以在課外閱讀中實踐。其中,比較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把有著相同或相近主題、人物、寫作手法的不同作品對照著閱讀,通過自己的感悟、分析和評價,來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探究原因。在這過程中,“發(fā)現(xiàn)”是關鍵,在發(fā)現(xiàn)了共同點之后,還要能同中求異,發(fā)現(xiàn)各自的獨特之處。比較閱讀能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高中學習文言文,疏通文意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閱讀文言文時,手頭應該有本工具書,比如《古漢語常用字典》,因為只是工具書,你就得自己去查,得自己根據語境去理解、去疏通文意,這對提高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讀文言文要注意多出聲誦讀,長期的誦讀能訓練語感,對文章的感受能力才會增強,且熟讀成誦和理解是互相推進的。

就語文而言,任何深邃的道理、美妙的情感的表達最終都要訴諸語言(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有的同學常寫錯別字,有的作文語句不通順,有的說話不通暢,還有的同學喜歡生造詞,寫的文章讓人讀起來佶屈聱牙。語言看起來是小事,實際上關系到能否準確表達和正確閱讀的大事。新大綱強調了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評價能力,并不等于可以忽視語言文字能力。在閱讀中要注意對語言的揣摩,在寫作中要注意對詞語的選用,日積月累,才能準確理解文章,才能準確使用詞語。有了閱讀的基礎,有了詞語的積累,再加上自己對生活的體驗,何愁寫不出好文章?

高中語文學習還涉及到許許多多,無法在一篇短文中說清,而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其中,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尤為重要。

更多相關內容請點擊:

>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06378.html

相關閱讀:高中語文學習方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