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為考生提供“2013年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希望對參加2013年高考的考生朋友有所幫助!
觀第五泄記
從山門②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 疾趨,度石罅,瀑見。石青削③,不容寸膚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⑧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⑨,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作何等語。時(shí)夜已午,魈⑾呼虎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⑿,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 (選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釋]①第五泄:第五個(gè)瀑布。今浙江諸暨境內(nèi),此處有五大瀑布,當(dāng)?shù)厝朔Q瀑布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②山門:廟門;指五泄寺的大門。⑧青削:顏色青綠,陡峭如刀削。④寸膚:古代計(jì)算長度,一指寬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寬度叫膚。此處形容山石林立,間隔極窄。⑤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墻。⑥怒石橫激:突兀的巖山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⑦掣折:轉(zhuǎn)折。⑧欹(q ī):斜靠。⑨緯:編織物的橫線。⑩牛鬼蛇神:比喻各種怪誕的形象。牛鬼是佛經(jīng)中所說的地獄中的牛頭虎,蛇神指蛇精。⑾魈(xiāo):山中的鬼怪。⑿諦觀:仔細(xì)看。
[文言知識(shí)]說“掉”。現(xiàn)代漢語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鋼筆掉了”。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搖動(dòng)”、“擺動(dòng)”,句意為瀑布直瀉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動(dòng)。“掉臂”指擺動(dòng)手臂;成語“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擺動(dòng)不了,比喻機(jī)構(gòu)龐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揮不靈;“掉舌”指搬弄是非。從這個(gè)詞看出,不少詞古今含義差別很大。理解古文時(shí)不能貿(mào)然地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義去解釋文言詞語。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疾——②悸——③沫——④乍——⑤恍惚
2.翻譯:①疾趨,度石罅,瀑見 ②山行之極觀也
③所目既奇,思亦變幻
參考答案:
觀第五泄記
1.①迅猛 ②因害怕而心跳厲害 ③水霧 ④突然 ⑤仿佛
2.①快步走,度過石逢,瀑布出現(xiàn)了;②在山里走(所見到的)最好的景象;③ 所看到的已很奇異,因此思緒也變幻無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08268.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語文閱讀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