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文言文翻譯的十大誤區(qū)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編者按】高考文言文翻譯題的考點較為固定,是一個重要的得分點。但是很多同學在做文言文翻譯時卻很難得分,為此,本文總結(jié)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譯題時,常常涉及的誤區(qū),并逐一指出走出誤區(qū)的對策,希望能給考生們答好文言文翻譯題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誤區(qū)一:混淆古今異義

例1(2010年安徽卷)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誤譯:當時已經(jīng)與梁國互通友好,背著行囊送禮的,官方贈送的、私人遺留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譯:當時已經(jīng)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與對策:句中的“行李”,古義為“使者”;今義是“出行時帶的箱子、包裹”等。“遺”的古義為“贈予贈送的東西”,今義為“遺失、遺漏、遺留”等。

考生以今義釋古義,原因是不明古義,不知古今詞義不同。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積累古今異義詞。一是借助教材注釋識記古義,如《燭之武退秦師》中“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語識記古義,如成語“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這個古義;三是借助復習資料上的《古今異義詞簡表》識記古義。

2翻譯一個詞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這個詞的古義,除此之外還要檢驗這個古義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與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誤區(qū)二:詞類活用分析錯誤

例2(2010年天津卷)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

誤譯: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兒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著池塘呼喚魚兒。

正譯: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兒的衣服,袖子里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

分析與對策:句中的第一個“衣”,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穿”;“袖”,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袖子里藏著”。一般情況下,“名詞+名詞”的結(jié)構(gòu),第一個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借助復習資料熟悉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活用類別,并能通過對活用特征的識記、比較,結(jié)合語境進行正確翻譯。如,形容詞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可譯為“認為……”“以……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2翻譯語句的前提是讀懂文章大意,而我們檢驗自己翻譯正誤的方法,就是將譯文放到文段中去檢驗,使自己的翻譯符合語境,合情合理。

誤區(qū)三:誤譯文言虛詞。

例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誤譯:這兒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huán)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圍困周瑜的地方嗎?

正譯: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huán)繞,草木茂盛蒼翠,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圍困(打敗)的地方嗎?

分析與對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動關(guān)系,譯為“被”,考生的忽視造成被動者“曹操”成了主動者。同學們要注意積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十八個常用虛詞的多種用法,根據(jù)句意,準確翻譯。

編輯推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08269.html

相關(guān)閱讀:語文寫作指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