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高考語文復(fù)習(xí)中,古詩文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古人的說話方式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古詩文學(xué)起來不是很容易,特別整理了文言文中常出現(xiàn)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0.【焉】
(一)兼詞。
1.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在其中)。(《論語》)
②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從這里)。(《勸學(xué)》)
③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dāng)于“于何”。譯為“在哪里”“從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代詞。
1.相當(dāng)于“之”。
①惟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shí)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jì),始速禍焉。(《六國論》)
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dāng)于“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師說》)
②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
3.作詞尾,相當(dāng)于“然”,譯為“……的樣子”“……地”。
①盤盤焉,??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②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焉(《石鐘山記》)
編輯推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11191.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3湖北高考作文指導(dǎo):絕對實(shí)用百搭的滿分作文結(jié)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