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3年高考熱點作文預測:“計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備考2013年高考熱點作文預測:“計較””,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俗話又說:親兄弟,明算賬。這兩句看似矛盾的話,卻指向了同一個詞語“計較”。人生在世,什么時候該計較,什么時候不該計較,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智慧。

請以“計較”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題目白擬,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題目解讀】

這是一道給出材料的話題作文題,這樣的題目與傳統(tǒng)的話題作文相比,增加了材料,更利于同學們對話題的理解。。面對這樣的作文題,在動筆之前,同學們一定要仔細研讀材料,弄清楚其含意,只有這樣才能在行文時做到緊扣題意。本題材料的主體是兩句俗語,第一句“宰相肚里能撐船”說的是為人要心胸開闊,不要斤斤計較。第二句“親兄弟,明算賬”說的是該計較的時候一定要計較。這兩句俗語理解起來并不困難,但細細品味,會發(fā)現(xiàn)其中包含著對“計較”的辯證思考,正如材料最后所說,“人生在世,什么時候該計較,什么時候不該計較,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智慧”,而這也是在提示同學們,對于“計較”要辯證分析,其蘊涵的學問與智慧就是寫作立意的切入點。

弄清了材料的含意,接下來就要分析“計較”這個作為話題的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計較”的解釋是“計算比較”。這個詞本身是個中性詞,但在生活中,一提到這個詞大多數(shù)人就會第一時間想到“斤斤計較”這個詞,于是在很多時候,“計較”這個詞人們用得最多的是它的貶義。所以當面對這道以“計較”為話題的作文題目時,同學們首先可以想到用反彈琵琶或者以辯證的思維來對“計較”進行解讀,也就是說針對生活之小事或可以放下之事則無須計較,而遇到那些有關原則、有關尊嚴之事就必須得計較。“計較”一詞因內(nèi)涵不同,對象不同,場合不同,也便有著不同的特殊意義。如果能夠把“計較”放置到一個更廣闊的社會內(nèi)涵中去理解,并打開思路,那么想要寫出有思想深度,有思辨色彩的佳作來并非難事。

在體裁選擇上,雖然題目規(guī)定體裁不限,但議論文與記敘文應為首選。如果選擇記敘文則需要精心挑選一兩件自己或他人經(jīng)歷之事來凸顯“計較”之中所蘊涵的學問與智慧。也可以寫一位成功人士斤斤計較的獨到感悟:表現(xiàn)其不同他人的情懷:在企業(yè)經(jīng)營上斤斤計較,在回饋社會方面卻從不吝嗇。

如果選擇議論文則要善于運用辯證思維,在選擇論據(jù)時則要盡量選擇那些具有典型性的素材來證明論點。文中一定有我。

出彩擬題:1.凡事不要斤斤計較2.凡事就是要斤斤計較3. 為老百姓“斤斤計較” 4.時間需要“斤斤計較” 5.大力發(fā)揚斤斤計較精神 6.從周總理的斤斤計較說開去 7. 斤斤計較是一種智慧8. “斤斤計較”的羅老板9. 毛主席“斤斤計較”為哪般?10.斤斤計較成大業(yè) 時時刻刻記心中 11. 斤斤計較見精神消費維權需有“斤斤計較”精神 12. 原來快樂的人是因為計較的少

【經(jīng)典素材】

斤斤計較的理論論據(jù):

1.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老子

2.論旁人斤斤計較,說自己花好稻好。——民間名言

3.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古語

4.得饒人處且饒人!——《唾玉集·常談出處》

5.“柴米油鹽醬醋茶,事事關心;衣食住行購樂游,處處牽連。”——

6.一定要大力發(fā)揚斤斤計較這種精神,對我們來說,斤斤計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范

7.小事小節(jié)斤斤計較而淡漠大事、大節(jié)的人是不會有什么作為的。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愛因斯坦

8.愚蠢庸俗、斤斤計較、貪圖私利的人總是看到自以為吃虧的事情。—— 馬克思

斤斤計較的典型事例:

1.林語堂求財:該要的斤斤計較 該花的慷慨解囊

林語堂看重錢,會賺錢,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文壇,人所共知。他擁有高收入,也是遭人詬病的一大原因。

那時,上海的文化出版業(yè)競爭很激烈,打著各種旗號的刊物,多如過江之鯽,讀者買不買賬,得看有沒有名作家撐場面。于是,名家作品是一稿難求,普通作家是數(shù)稿難發(fā)。

初闖上海灘的林語堂,倦于鉤心斗角、爾虞我詐,想安安分分地靠爬格子吃飯,卻發(fā)現(xiàn)這碗飯遠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吃飯問題成了頭等大事。

窮則思變,林語堂想的第一個辦法就是“一稿兩投”。同樣的內(nèi)容,寫一份中文的,寫一份英文的,這樣,可以得兩份稿費,不至于有道德上的限制。有人高度贊揚說,林語堂的中文,好到無法翻譯成英文;他的英文,也好到無法翻譯成中文。

2.據(jù)記載,周總理在一次過問家里開支情況時,得知食鹽價格每斤上漲了一分錢,便特意打電話詢問有關部門,當?shù)弥菫榉乐未植弊硬,在食鹽中加入碘才漲得價,他的心才放了下來。難道是周總理小題大做給有關部門出難題?肯定不是。因為他深知,物價牽動著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別是食鹽這類生活必需品價格的波動,事關國計民生,因此對這一分錢也要“計較”。

3.李源潮指出,不計名利、甘于奉獻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高尚品格。黨的干部只有追求奉獻,才能立信于人、立功于民、立德于世。市場經(jīng)濟承認個人利益、等價交換,但黨的干部為黨和人民工作不能搞等價交換,不能向黨斤斤計較職務、計較報酬、計較待遇。要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始終保持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革命精神。要嚴格執(zhí)行廉潔自律各項規(guī)定,在任何情況下都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

4. 人們驚嘆攜程創(chuàng)造的神話,感慨“找準了市場空白就能一夜暴富”,但范敏卻不以為然,“表面看來攜程的發(fā)展一帆風順,但其實攜程的競爭對手正是攜程自己。”今天的成績正是一步一步、一個細節(jié)一個細節(jié)地“計較”出來的,“我們的痛苦你們沒看到。”

在范敏看來,上海人的“斤斤計較”正是攜程成功的重要原因。“‘斤斤計較’在企業(yè)管理中就是‘精細化管理’。”

季琦懷揣著為數(shù)不多的現(xiàn)金就趕到北京開始創(chuàng)辦如家經(jīng)濟連鎖酒店。

“創(chuàng)業(yè)之初非常艱辛,不過季琦似乎并不在乎,當時身價已經(jīng)不低的他為了節(jié)約住宿費用,竟然住到了北京的一家地下室里。”一位接近季琦的人士告訴記者。

5.周總理為何斤斤計較一分錢?

據(jù)記載,周總理在一次過問家里開支情況時,得知食鹽價格每斤上漲了一分錢,便特意打電話詢問有關部門,當?shù)弥菫榉乐未植弊硬,在食鹽中加入碘才漲得價,他的心才放了下來。難道是周總理小題大做給有關部門出難題?肯定不是。因為他深知,物價牽動著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別是食鹽這類生活必需品價格的波動,事關國計民生,因此對這一分錢也要“計較”。他這種時刻為人民著想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謹?shù)墓ぷ髯黠L,無疑為今天的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20919.html

相關閱讀: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楊修之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