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答題技巧有哪些?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做題總原則:一分鐘拿一分,150分。選擇題稍快點,提前5分鐘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盡可能在試卷上將自己思考的痕跡寫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絕對不輕易留下空白;切記“整潔、美觀、有效”的原則;然后拿起筆,進入到第一卷客觀題的選擇階段:

第Ⅰ卷

(一)(每小題3分)

1.【字音辨析題】答題技巧: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審清題干,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一、多音字1.隨義定音,F(xiàn)代漢語中絕大多數(shù)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是和不同的字義緊密聯(lián)系起來的。因此,我們可以憑借這個字的含義來判斷它的讀音。例如:“蹊”字,讀“qī”時表示“奇怪”的意思,像“蹊蹺”中的“蹊”;而讀“xī”時意思則為“小路、小徑”,像“獨辟蹊徑”中的“蹊”。

2.詞性定音。漢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語境中詞性不同,而導(dǎo)致了讀音的不同。例如:“處分、處理、處變不驚”中“處”都是動詞,讀“chǔ”,“處所、處長、心靈深處”的“處”都是名詞,讀“chù”。

3.語境定音。漢字中有不少多音字,不同的讀音表示不同的含義,只有正確理解詞語及上下文,辨明語義,才能避免誤讀。例如,“宿”字可以放在下列語境中記憶:他在宿(sù)舍里想了一宿(xiǔ),天上究竟有多少個星宿(xiù)。

4.區(qū)別口語與書面語。如“露”字,在口語中讀“lòu”,如“露頭、露一手、露面、露丑”等;在書面語中讀“lù”,如“露骨、露水”等。

二、形聲字1.要注重分析形旁、聲旁,同時注意方言與普通話的區(qū)別。對于形聲字的考查,命題者常重點關(guān)注兩個方面:一是一個字的聲旁已經(jīng)不能代表該字的讀音,如“齟齬”讀jǔ yǔ,不讀zǔ wǔ;二是以相似的字的讀音代替正確的讀音,如“謫”讀zhé,不讀zhāi。

三、形近字1.從字的部首和聲旁入手,結(jié)合字義,正確認讀。如“箴”和“緘”為同聲部字,但前者從“竹”,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以規(guī)勸為主,讀zhēn;“緘”從“纟”,是封閉的意思,讀jiān。

2.有些形近字字形十分相像,只是一筆之差和筆畫略有不同,可以把這些字集中起來加以比較,加強記憶。如“床笫之言”中“笫”不能寫成“第”;“分析”中的“析”不能寫成“柝”。

3.有些形近字讀音差別很大,可以通過朗讀該詞,發(fā)現(xiàn)其中字的書寫錯誤,如“綴學(xué)”,應(yīng)為“輟學(xué)”的“輟”音,非“綴”音;“贖于職守”應(yīng)為“瀆于職守”中的“瀆”音,非“贖”音。

四、難讀字、統(tǒng)讀字。有一些字因為不常用或習(xí)慣性錯誤等,往往會被讀錯,如“力能扛鼎”的“扛”讀gāng,但很多人會讀成káng;“哺育”的“哺”讀bǔ,但很多人會讀成pǔ。所以在復(fù)習(xí)中要勤翻工具書,尤其是對于自己判斷模糊或自認為讀音有誤的字要查證一下。

2.【字形辨析題】答題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生僻字一般不會錯。平時多積累。字形題【答題技巧】基本方法為以“義”定“形”。(1)從形旁入手。如“弩”和“駑”,“肓”與“盲”。(2)從詞義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從詞語的結(jié)構(gòu)入手。如“文過飾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詞語,“文”和“飾”,“幽”與”暗”互訓(xùn)。再如:窮形盡相、和顏悅色等。(4)從成語的出處入手。如:察言觀色、墨守成規(guī)等。

【答題知識】錯:(1)因形近而錯。如將“病入膏肓”寫成“病入膏盲”,將“膾炙人口”寫成“膾灸人口”,“不脛而走”寫成“不徑而走”等。(2)因音同或音近而錯。如“一籌莫展”寫成“一愁莫展”等。(3)受上一個字或下一個字的影響而錯。如將“安排”寫成“按排”,“燈泡”寫成“燈炮”,“清晰”寫成“清淅”。(4)因音近義通而錯。如“弱不禁風(fēng)”寫成“弱不經(jīng)風(fēng)”,“墨守成規(guī)”寫成“墨守陳規(guī)”。(5)因音同音近而錯。如“籍貫”寫成“藉貫”,“銷贓”寫成“消贓”等。

3.【詞語運用題】【答題技巧】(1)語素分析:“留同析異”,分析出不同的語素進行組詞再作區(qū)別。比如“學(xué)歷”與“學(xué)力”,都是偏正結(jié)構(gòu)的詞,其中“學(xué)”是意義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應(yīng)對“歷”和“力”進行比較。“歷”是指經(jīng)歷,即在哪些等級學(xué)校學(xué)過,畢業(yè)還是肄業(yè);“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2)語境分析: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yīng)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3)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27973.html

相關(guān)閱讀:面對高考,高三學(xué)生應(yīng)該如何學(xué)習(x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