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作文提分技巧 寫文章要講究文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1年提分技巧 寫文章要講究文采

高考作文的形式方面,語言是最受關(guān)注的。

古人說話講究辭令,寫文章講究文采。別林斯基認為,文章內(nèi)容再好,如果沒有文采,“有如一個面貌丑陋而心靈卻偉大的女人,可以對她敬仰,但要喜歡她是不可能的。”何況,考場作文由于篇幅所限,與其在不易打造“亮點”的內(nèi)容上孤注一擲,不如在文章的“外衣”——語言上精心包裝,如句式的長短合理、字面的干凈洗練,段落的張弛有度……就這種單純形式上的美感對閱讀者的心情影響也很大的。一個成熟的寫作者會熟練的在文面上打造自己的文章,使其看起來“團結(jié)緊張,嚴肅活潑”。

但應當注意,這幾年大部分的高考一類卷,以語言樸實清淡見長的十分鮮見,搶人眼球的多為名句迭出排比鋪陳的“美文”。值得注意的是,最高的文采,是“內(nèi)涵的文采”;堆砌華麗的辭藻,寫成新的“駢體文”,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文采”。真正讓人注目的是優(yōu)美暢達的語言背后流淌著思想之源。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最要講究與思想的匹配。有人說,語言是思想的外衣。外衣的美丑會影響人們對“穿衣者”的印象的,而這“外衣”最要緊的是“得體”;一味求美而失之得體,美會向丑轉(zhuǎn)化。如果思想是個嬰兒,穿著成人外衣,再美也會給人以“家庭貧困”之感;如果思想是個男子,穿著女性外衣,再美也令人作嘔;如果思想是具僵尸,套著綾羅綢緞,再高貴也沒人會多看一眼。缺少思想的源頭活水,“為優(yōu)美而優(yōu)美”,則華而不實,甚至弄巧成拙,想得高分,是困難的。因此追求語言之美,先在準確、得體上下功夫,在此基礎(chǔ)上的追求典雅優(yōu)美,才能相得益彰。這是應該先予說明的。

燦若星漢、綿延炳煥的名家典故與詩文,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比諸世界任何國家來得豐富多彩,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這些名家典故詩文,是思想與智慧的結(jié)晶,文質(zhì)兼美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讓我們?nèi)≈槐M?忌谡n內(nèi)外積累了許多名家典故詩文,考場中倘若善于援引或化用名家典故詩文之花,則可點綴自己的作文大放異彩!不無夸張地說,高考作文中多用一處名家典故詩文,就可多一個亮點,多一份文采,多一點展示文化文學底蘊的機會,在總成績的天平上多一枚重重的砝碼。

援引可有如下具體的操作:

1.巧借熟語顯睿智。“正確使用熟語”是2004年以來高考新增的考點,它包含成語、俗語、諺語、格言、歇后語等,報刊上巧用熟語的,僅是文章標題就很多,如《考試馬拉松要不得》、《有心栽花花更發(fā)》、《人情消費,溫柔一刀》等等。如能在文中恰當使用,可化平淡為神奇,起到錦上添花之效。如: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往今來,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幻?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怨天尤人,既來之,則安之,一蓑煙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簡單道理。于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福建考生《蘇軾的赤壁》)

“怨天尤人”“既來之,則安之”“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等熟語的使用使得文章語言清新靈動,熠熠生輝,意蘊平添。

2.巧引名言(警句)添文采。托爾斯泰說應多用“金剛鉆的語言”進行寫作。警句名言就無疑是一種“金剛鉆”。

如無錫市一考生的《精彩語文》一文中有這樣一段:

伴著你,陶淵明的朵朵菊花點綴了朦朧的南山,龔自珍的片片落紅幻化成軟軟的春泥,晏殊的獨自徘徊落寞了通幽曲徑,溫庭筠的脈脈斜暉籠罩了悠悠的碧水……

如江蘇鹽城一考生寫的《語文從我身邊輕輕走過》則運用了聯(lián)用古詩名句的妙招:

如果你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我愿飛奔在漫天黃沙里;如果你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淼長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流中;如果你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叢林,我愿跋涉在荊棘小道上。啊,語文,美麗如你,叫我愛不釋手。

如江蘇考生《西安與南京:山與水的對話》

南京,長江南岸的明珠,是蘇浙縱橫交錯的河流湖泊給了明珠最靈動的光澤。抬眼望,“秦淮水榭花開早”,回首瞧,“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那里的“六朝舊事如流水”,那里的“夜船吹笛雨瀟瀟”。南京用那上天賦予的水,勾勒出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好江南”。……西安無言,南京無言,一個背靠秦嶺,一個腳踏長江,卻一起“面朝大海”,霎時“春暖花開”。

此段文字妙在扣合題意而又能充分激活自己的諸多文化積淀,文章顯得充實而又靈動,哲理與詩情、歷史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信手拈來的詩文名句,不露斧鑿之痕,結(jié)尾化用海子的名句,尤為貼切自然,并賦予了新的意蘊。

3.巧仿詩詞見功底。對愛好古典詩詞的考生而言,要將平時厚積的閱讀素養(yǎng)在考場上薄發(fā)出來,除了恰當引用與話題相關(guān)的詩文名句,還可自擬詩詞。

“謫居黃城中,把盞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昔日汴河風光處,履履難重。成敗任西東,此恨無窮,為了豪情誰與同?一蓑煙雨平生任,踏雪飛鴻。”(《浪淘沙》)這首詞是我特意寫給貶謫之后的蘇軾的,東坡的一生極盡坎坷:愛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漩渦的掙扎,滿腹冤屈的難鳴。

“素月寄孤舟,只影隨水流,家園破,一盞殘酒。酒淡怎敵晚風疾,梧桐雨,點點愁。晚來獨登樓,恨字鎖眉頭,黃花瘦,雁聲斷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離苦,幾時休?”(《南樓令》)這首詞是我填給歷盡漂泊的李清照這位滿腹感傷的奇女子的,她歷經(jīng)了國破之凄,喪夫之痛,改適之苦。

(重慶考生《詩人·明月·黃花》)

最突出的特點是語言功底深厚,充滿詩情畫意。特別是能在緊張的高考競技場上填詩作詞,文采斐然,不同凡響,足見該考生讀書多,素養(yǎng)高。(編者注——此詞沒講究平仄,最好不要詞牌名;李清照改嫁無據(jù))

有一篇談“減負”的,開頭化用陳然的詩:

教師的門敞開著,閱覽室的門緊閉著,一個聲音高叫著,回教室去吧,那里有你們的分數(shù)。

當然,欲使援引有意蘊,說到底還在于作者的思想認識水平,基于作者對人生的探究,對生命的自省,對社會百態(tài)的思考,對歷史人文的觀照,對自然萬物的關(guān)懷,這些都是使文章語言有張力有內(nèi)涵有意蘊的基礎(chǔ)?忌綍r要從文學中去吸取人類語言的精華,從課本中、從報刊中去掌握各種技巧,用語言的砧、心的錘去不斷錘煉它們,惟有思想的深刻和凝重,才能達到援引有意蘊的境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28899.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答題技巧:文字表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