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課文補充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古人和現代人的一些習慣相去甚遠,充分了解古人的衣食住行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并且?guī)椭處煱殉橄蟮奈难晕淖兊蒙鷦踊顫姟?/p>

 

1.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古人坐的姿勢是:兩膝著地,兩腳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鍾上,F在在亞洲的某些國家如朝鮮、日本同樣保留著這種做法。如果將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長跪,又叫跽,這是將要站起來的準備姿勢,也表示對別人尊敬。按劍而跽是一種下意識的準備自衛(wèi)的動作。樊噲側舉盾牌,撞到衛(wèi)士,頭發(fā)直堅,眼眶似裂,瞪眼看著項羽,項羽被這一突發(fā)的情況弄的措手不及,只能按劍而跽。

 

2.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古代人的飲食習慣和現代人不同,古人一天吃兩頓飯。第一頓飯叫做朝食。在《鴻門宴》中,項羽聽說劉邦欲占關中,于是大怒,拋出“旦日饗士卒”的號令,旦日是一大清早,本來是不吃早飯的,項羽的意思是提前開飯,早早進軍,表現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3.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玉是古人重要的配飾之一,不僅因為玉很貴重,為統治者專有,而且玉還被賦予了某些神秘的色彩。?,屬于環(huán)形玉,即缺了一塊的環(huán)形玉。又因為?的名稱來源于“決”,形狀又是環(huán)形斷開,所以古人用?寓意決斷。范增應經看出項羽的優(yōu)柔寡斷,并無心傷劉邦,又由于在席間,只能暗示。

 

4.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肉在器皿中煮熟之后,古人用匕首把肉取出放在一塊砧板上,這塊板叫做“俎”。然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著吃!而欓T宴》中又見“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狈畤埵呛箨J進去的,身份又低,自然沒有他的席位。但他復盾為俎,以劍代刀,吃的既有氣魄又 “合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31850.html

相關閱讀:高中語文學習方法:高二語文閱讀學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