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斷句例說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第一、“......者,......也!边@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jié)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

“陳涉者,陽城人也!保ā妒酚洠惿媸兰摇罚┅ぉり悇偈顷柍侨。

第二、“......,......也!迸袛嗑渲,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

“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保ā顿Y治通鑒》)

第三、“......者,......!庇械呐袛嗑,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第五、“......者也!痹诰淠┻B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zhàn)國策.齊策》)──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第六、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保ㄋ抉R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保ǚ吨傺汀对狸枠怯洝罚

“即今之?然在墓者也!保◤堜摺段迦四贡洝罚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保ㄌK洵《六國論》)

“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保ā读H藺相如列傳》)

“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炭翁》)

第八、用動詞“為”“是”表判斷。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qū)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保◤堜摺段迦四贡洝罚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保ㄊ,代詞,這樣。)(蘇軾《石鐘山記》)

第九、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236511.html

相關(guān)閱讀: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