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xùn)練提高
1.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diǎn)的字注音:
(1)無端(2)華年(3)生煙(4)可待
(5)徒聞(6)惘然(7)宵柝(8)四紀(jì)
答:
2.下面《馬嵬坡》是李商隱同時代詩人鄭畋的詩作,請將其與李詩《馬嵬二首》比較,說說二者在立意上有什么不同?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注釋:①玄宗回馬:指唐玄宗在平定安史之亂后從四川回長安途中經(jīng)過馬嵬坡的楊貴妃墓。②云雨難忘:指唐玄宗對被賜死的楊貴妃未能忘懷。③日月新:指安史之亂被平定,山河重光。④景陽宮井:指陳后主,在隋兵打進(jìn)金陵時,他和他的寵妃張麗華藏在景陽宮井內(nèi),一同作了隋兵俘虜。
答:
3.有人把《錦瑟》看作是李商隱悼念亡妻的詩。請你想一想,如果是說成立,則這首詩當(dāng)作怎樣解讀?
答:
4.根據(jù)指定的要求默寫詩句:
(1)《蜀道難》中運(yùn)用了神話傳說的詩句有: 。(2)《杜詩三首》中描寫秋景的名句有: 。
(3)《琵琶行》中最感動人的詩句有: 。
(4)《錦瑟》中描寫“華年”“惘然情”的詩句是: 。
5.下面是李商隱《馬嵬》(其一),請你對照注解賞讀后,為其寫一段解讀性的文字。
冀馬燕犀(1)動地來,自埋紅粉(2)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傾國3,玉輦(4)何由過馬嵬(5)。
注釋:
(1)冀馬燕犀:代指安祿山叛軍。冀、燕是幽州,安祿山于天寶十四年以范陽(治所幽州,今北京西南)三鎮(zhèn)節(jié)度使起兵反唐。(2)紅粉: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代指美女,此處指楊貴妃。(3)傾國:使國家傾倒、顛覆。(4)玉輦(nián):古代帝王的乘輿。(5)過馬嵬:指唐玄宗在平定安史之亂后從四川回長安途中經(jīng)過馬嵬坡的楊貴妃墓。
答案:
6.下面是李商隱《隋宮》詩,請你認(rèn)真賞讀后答題。
乘興南游不戒嚴(yán),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fēng)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1)對這首詩的解析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說隋煬帝興高采烈地南游,當(dāng)時皇恩浩蕩,國泰民安,不需要動用武力戒嚴(yán)。
B.頷聯(lián)“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宮。“省”,明察,懂得!爸G書函”,給皇帝的諫書。此聯(lián)的意思是說,隋煬帝南游沒有大臣上書勸諫。
C.頸聯(lián)“春風(fēng)”點(diǎn)明了隋煬帝南游的時間。“宮錦”,供皇家使用的高級錦緞。此聯(lián)的意思是全國上下為隋煬帝南游趕制宮錦。
D.尾聯(lián)“障泥”,馬韉,墊在馬鞍的下面,兩邊下垂至馬蹬,用來擋泥土。此聯(lián)的意思是指隋煬帝南游的人馬一半騎馬,一半坐船。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前兩句寫隋煬帝南游的豪興,后兩句寫國民進(jìn)貢財物。
B.這首詩對比鮮明,將一人與舉國、宮錦與障泥和船帆對比,。全詩無一議論之語,于風(fēng)華流美的敘述之中,暗寓深沉之慮,令人鑒古事而思興亡。
C.這首詩用了以小見大的表現(xiàn)手法,抓住裁剪宮錦這個細(xì)節(jié),暗示隋煬帝南游耗費(fèi)巨大,動用了全國的物力和財力。
D.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詠史詩。第一、二、四句押韻,無對仗。
答:
6.人生是什么?蘇東坡說:“人生如夢!崩钌屉[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人生也是“夢”。至于“曉夢迷蝴蝶”的莊子,說得更明白。他說:大覺大悟之人,也就是參透人生的人,知道人生是夢,愚蠢的人以為不是夢?傊,在這些先哲看來,人生是一個朦朧恍惚,不可捉摸的如夢似幻的世界。
你說人生是“夢”嗎?我們的未來是“夢”嗎?不!請你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為題,寫一首詩或一篇散文,暢敘自己的人生理想。
答:
解析與答案
1. 解析:“生煙”、“可待”等容易解錯,“柝”字易讀錯。
答案:(1)無緣無故地;(2)美好的年華,即青春歲月;(3)升起煙霧;(4)怎么能、哪能;(5)白白地聽到;(6)迷茫,不清楚,wǎng;(7)在夜晚敲著梆子,tuò;(8)木星繞太陽運(yùn)轉(zhuǎn)一周十年為一紀(jì)。
2.解析:通過對比閱讀,進(jìn)一步加深對李詩的理解。
答案:鄭詩把唐明皇寫成愛江山舍美人的“圣明天子”,認(rèn)為他比那個和寵妃張麗華藏在景陽宮井內(nèi),一同作了隋兵俘虜?shù)年惡笾饕⒚鞯枚。對這種為“尊者”文過飾非的寫法。李商隱則針鋒相對,將批判的鋒芒直指唐玄宗。
3.解析:如果解作悼亡妻之作,那么此詩就不再朦朧而是坐實。理解時可參看朱彝尊“悼亡”說(見“學(xué)法漫談(二))。
答案:此詩解為悼亡詩,大體背景是:妻子死時,李商隱三十九歲,正在長安做官。從其他詩里看得出來,他妻子是在長安死的。當(dāng)時長安埋葬死人,都是在終南山,而終南山的余脈就是藍(lán)田山。因此他妻子必定是埋在終南山,甚至可能就是藍(lán)田山。這是夏秋之間的事。這年冬,他就到四川去給人當(dāng)幕僚。這首詩,可能是第二年春在四川懷念亡妻時寫的。
根據(jù)上述背景,詩可以這樣理解:錦瑟應(yīng)當(dāng)是妻子彈奏過的,如今人亡物在,睹物思人,因此借以起興。這五十弦柱妻子都曾摸過,都會使人想起逝去的美好年華。然而,夫妻相處的歲月像莊子說的蝴蝶夢一樣短暫而又空虛。如今詩人遠(yuǎn)在四川,寄人籬下,身世凄涼,只能像望帝化作杜鵑那樣慘叫,卻無法回到長安去守著妻子的墳?zāi)。由于自己不得志,總是東奔西走,不能和妻子長年相守,致使妻子經(jīng)常對月傷心哭泣,淚珠兒流成滄海,終于抑郁地死去,像一塊玉一樣埋在藍(lán)田山,終究會化作煙塵。這種傷感的心情,豈是死別以后去回憶時才產(chǎn)生的,當(dāng)年生離之時就早已存在了。
4.解析:本題旨在啟發(fā)我們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詩歌.
答案:略。
5.解析:解讀不是翻譯,也不等同于鑒賞,解讀要求對詩句的語言作出解釋,對其表現(xiàn)技巧進(jìn)行分析,并且揭示出詩的內(nèi)涵和主旨。
答案:李商隱此詩的首句是說:安史叛軍的馬隊牛車山搖地動般進(jìn)逼長安而來,極言叛軍聲勢之盛。句中以“冀馬燕犀”代指叛軍。第二句是說玄宗迫于形勢,自己埋葬了楊妃,使她成了馬嵬坡的一?黃土,美人香魂委于塵埃,詩意極為沉痛。第三、四句一轉(zhuǎn),作者設(shè)問曰:君王如果說女色能夠使國家傾覆,那么,他西幸回京為什么還要經(jīng)過馬嵬坡呢?也就是說:玄宗如何認(rèn)為是楊貴妃招致了安史之亂造成了傾國之禍,那他在平定安史之亂后從四川回長安時,為什么還要經(jīng)過馬嵬坡的楊貴妃墓呢?這不是說明玄宗并不認(rèn)為紅粉能傾國嗎,但他又為什么要“自埋紅粉自成灰”呢?李商隱此詩抓住玄宗行為的矛盾來揭示他思想的矛盾,用設(shè)問的方式表達(dá)了作者對“紅粉傾國”的批判,含蓄地指斥了這個皇帝首鼠兩端的做法。其立意可謂別具一格,不落俗套。
6.解析:要從整體上把握,此詩諷詠隋煬帝奢侈嬉游之事,而不對他的歌頌。第(1)題,首句“不戒嚴(yán)”,意謂煬帝驕橫無忌,天下本已怨心載道,危急四伏,但他卻依然毫無戒備,以致埋下禍根,于大業(yè)十四年(618),在行宮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殺。次句“九重誰省諫書函?“指隋煬帝巡游,大臣上表勸諫者皆斬之,遂無人敢諫。末句是說動用全國的人力裁剪的宮錦一半用作馬韉,一半用作船帆,諷其奢侈之極。第(2)題,一、二句寫隋煬帝不聽大臣勸阻,執(zhí)意南游;三、四句寫隋煬帝巡游不惜民財,奢侈豪華。
答案:(1)C。(2)A。
7.解析:人生真的是“夢”嗎?我們認(rèn)為,又是又不是。說“不是”,因為我們走過來的路明擺著,過去做了什么,現(xiàn)在正在做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一個真實的存在。說“又是”,因為明天是什么,未來向何方,的確好像夢一樣,惘然迷茫,縹緲虛無,難以預(yù)卜。你今天山窮水盡,走投無路,明天可能柳暗花明,別有洞天;反之,你今天腳踏飛燕,平步青去,明天不一定不一落千丈,跌入深淵。機(jī)會人人有,災(zāi)難不會無,未來永遠(yuǎn)是一個夢。從這一點(diǎn)來說,人生其實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地造夢,尋夢,追夢,把夢變成現(xiàn)實的過程。夢,就是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就是你為你的明天而繪制的美妙藍(lán)圖。沒有夢的人生,是灰色的不可思議的人生。
青年朋友們,你正在多夢的季節(jié)。你做過什么夢?請寫出你的夢吧!希望你多做夢,做好夢。祝你美夢成真。
答案: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38745.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語文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及學(xué)習(x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