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

(1)統(tǒng)治集團危機四伏:
慶歷新政失敗后,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fā)展,統(tǒng)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漲起來。
(2)宋仁宗拒納《言事書》:
面對統(tǒng)治集團的危機,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給宋仁宗呈送了長達萬言的《言事書》,提出了變法主張,但沒被采納。
(3)宋神宗即位決定起用王安石:
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tǒng)治危機,決定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的變法設想:

《言事書》的變法主張及設想
《言事書》(《萬言書》)的主要內容包括:
(1)朝廷面臨內憂外患,財力窮困、風氣日壞、法度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說明變法是事勢要求;
(2)慶歷年間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敗,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賴的幾乎沒有;
(3)當務之急在于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這就要選擇對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養(yǎng)之道,養(yǎng)廉之法,紀律約束,法律制裁,考察、賞罰的辦法;
(4)當今不能泛泛而學,需要根據(jù)國家的要求來培養(yǎng)文武兼能、德才兼?zhèn)涞膶I(yè)人才;
(5)善于治理財政的,從未以開支不足為問題,主要應通其變,治財要有正確方法;
(6)當前朝政的嚴重問題是從中樞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狽為奸、官官相護、賢者受法律束縛而不肖者逍遙法外的情形必須改變,關鍵在于得到優(yōu)秀人才放手使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變法的標志: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了更為全面的改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56843.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聽課要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