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結合,創(chuàng)新體驗-《醉翁亭記》《柳湖》比較閱讀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作者:寧成新

  【原文呈現(xiàn)】

  《醉翁亭記》略

  柳湖

  賈平凹

  柳湖在隴東的平涼,是有柳有湖,一片柳林之中一個湖的公園,我卻在那里看到了兩個湖的柳和柳的兩個湖。

  當時正落細雨,從南門而進;南門開在城邊,城是坐的高坡上;一到坡沿,也就走到了湖邊。這是一個柳的湖。柳在別處是婀娜形象,在此卻剛健,它不是女兒的,是偉岸的丈夫,皆高達數(shù)十丈,這是因為它們生存的地勢低下,所以就竭力往上長,在通往天空的激烈競爭的進程中,它們需要自強,需要自尊,故每一棵出地一人高便生橫枝,幾乎又由大而小,層層遞進,形成塔的建筑。從坡沿的臺階往下看,到處是綠的堆,堆谷處深綠,堆巔處淺綠,有的凝重似乎里面沉淀了鐵的東西,有的青嫩,波閃著一種裊裊的不可收攬的霞色,尤其風里綠堆涌動,偶爾顯出的附長著一層苔毛的樹身,新鮮可愛,疑心那是被光透射的燈柱一般的靈物。雨時下時歇,霧就忽聚忽散,此湖就感覺到特別的深,水有撲上來的可能,令人在那里不敢久站。

  順著臺階往下走,想象作潛水,下一個臺階,湖就往上升一個臺階;愈走,湖就愈不感覺存在了。有雨滴下,不再是霏霏的,凝聚了大顆,于柳枝上滑行了很長時間,在地面上摔響了金屬碎裂的脆音。但卻又走進一個湖。這是水的湖,圓形,并不大;水的顏色是發(fā)綠,綠中又有 *** ,粉里又摻著灰黃,軟軟的膩膩的,什么色都不似了,這水只能就是這里的水。從湖邊走過,想步量出湖的圍長,步子卻老走不準,記不住始于何處,終于何處,只是兜著一個圓?峙聢A是滿的象征吧,這湖給人的情感也是滿的。湖邊的柳,密密的圍了一匝,根如龍爪一般抓在地里,這根和湖沿就鐵質似的潔滑,幽幽生光。但湖不識多深,柳的倒影全在湖里,湖就感覺不是水了,是柳;以岸沿為界,同時有兩片柳,一片往上,一片往下,上邊的織一個密密的網,下邊的也織一個密密的網。到這時我才有所理解了這些低賤的柳樹,正因為低賤,才在空中生出一個湖,在地下延長一個湖,將它們美麗的綠的情思和理想充滿這天地宇宙,供這塊北方的黃色太陽之下黃色土壤之上的繁囂的城鎮(zhèn)得以安寧,供天下來這里的燥熱的人得以“平涼”。

  這是甲子年八月十四日的游事,第二天就是中秋,好雨知時節(jié),故雨也停了。夜里賞月,那月總感覺是我所游過的湖,便疑心那月中的影子不再是桂樹,是柳。

  【比較賞析】

  這兩篇文章雖時代不同,但都把自然景物當做情感寄托,在記游中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他們筆下的自然之景,都是客觀景物和自己想象中景物的結合體。因為有自己想象力的介入,有情感的參與,他們筆下的美景,成為他們獨一無二的體驗,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所不同的是,《醉翁亭記》將寫景與敘事相結合,把人的活動放到山水之間,“醉翁之意”“太守之樂”都是直抒胸臆,豁達坦然,而《柳湖》則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對景物的描述之中,含蓄委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63415.html

相關閱讀:江蘇語文試卷點評 高考試題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