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物理新課的導入方式
所謂新課的導入,是指在正式講授新知識前的開場白。一堂好課,首先要有好的開端,新課的導入成功與否,關鍵要看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怎樣導入新課,我認為應該是:原則上求“趣”,形式上求“新”,內(nèi)容上求“巧”,方式上求“活”,語言上求“精”。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點滴經(jīng)驗,現(xiàn)加以總結歸納,以求教于同行。
一、 實驗式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是創(chuàng)造情境的良好條件。所以在新課導入時做些實驗可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一些感性認識和求知欲望。
如在《磁場》這一節(jié)教學中,“場”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很抽象,但它卻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緊扣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梢栽O計這樣一個實驗:取一個大試管,在試管下部套一塊圓環(huán)形磁體,然后把另一塊圓環(huán)形磁體從試管上部套入,使靠近的兩極為同名磁極。此時學生會看到上面的一塊環(huán)形磁體懸浮在空中,這和生活常識發(fā)生了矛盾,學生不禁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為什么上面的環(huán)形磁體會懸浮在半空中而不會掉下來?”此時,教師再適時地引入“磁場”的概念,學生對磁場有一點感性認識,理解起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又如在教學“凸透鏡的應用”這一課中,首先要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我先讓學生一起動手做一個小實驗:用放大鏡先觀察自己的指紋,再看遠處的同學和老師。學生觀察指紋時,會看到一個正立的像,而看遠處的同學和老師則會看見一個倒立的像,此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這是怎么回事”的疑問。細心的同學會發(fā)現(xiàn)觀察近處物體會有放大效果,而觀察遠處物體則有縮小的效果,這樣就會產(chǎn)生“為什么看遠處和近處的物體會有不同的縮放效果”的疑問。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學生思維活躍,想得快,師生就容易進行情感交流,為整堂課的教學開了個好頭。
二、 發(fā)現(xiàn)式
對新課導入的理解我們常常會進入誤區(qū),似乎只有生動的語言、趣味的舉例是導入的主要方法。實際上,通過我們身邊的一些現(xiàn)象,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皢栴}就是激勵”,發(fā)現(xiàn)問題對思考問題的關系可以比喻為“撥火”對火的助燃,它擾亂了原有固定的安排,帶來了新的配合,而新的配合便會產(chǎn)生新的概念和理論。
例如,在教學“凸透鏡的應用”一課中,通過上述小實驗,我看到學生眼中的疑問,就及時拋出問題“根據(jù)觀察思考一下,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各小組的學生立刻展開熱烈的討論,你一言我一語,學生的思維被這個問題充分發(fā)散開來。大部分同學的疑問都集中在“像的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關”這一方面。此時我匯總并板書各小組提出的問題,提煉學生問題中的知識點。對于有一些同學提出的與本課內(nèi)容關系不大的問題,我也鼓勵他在課后自己設計出探究方案進行探究。正如愛因斯坦說的那樣:“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qū)嶒炆系募寄芏。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
三、趣味式
1、音樂激趣
美妙的音樂常常會使人心曠神怡,教師如能恰當將音樂運用于教學中,就能使學生在音樂聲中不知不覺地進入教師設定的情境中。
比如在講授“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一節(jié)時,可以先播放一段優(yōu)美樂曲,問學生感覺如何?讓學生議論。然后這樣導入新課:聽音樂可以陶冶情操;聽廣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聽老師講課可以獲得各種知識;工人通過聽機器運轉(zhuǎn)的聲音可判斷機器運轉(zhuǎn)是否正常;有經(jīng)驗的人挑選西瓜時,常常拿起西瓜用手指彈一彈或拍一拍,聽聽聲音就知道西瓜的生熟了?傊曇襞c我們?nèi)祟惖年P系密切。那么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它又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停留片刻)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學生覺得這與他們生活直接相關,興趣很濃。
2、故事激趣
有趣味的東西,學生喜聞樂見,教師若能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與教材相關的趣味知識、故事引入課堂,不僅能吸引學生,使課堂產(chǎn)生愉快的學習氣氛,而且還能使學生越來越喜歡這門學科。
例如在講“奧斯特的發(fā)現(xiàn)”一課時,可以引入這樣一個故事:1820年4月的一天,奧斯特像往常一樣平靜的走上教室中的講臺,他在課堂上演示物理實驗時,無意中把指南針放在一根導線的下方,就在接通電流的一瞬間,細心觀察的學生突然喊道:“磁針動了!” 奧斯特急忙切斷電流,結果連他自己也看到了磁針自動回轉(zhuǎn)到了正常的位置上。這個現(xiàn)象使他驚訝得目瞪口呆,幾乎連課都上不下去了。學生都在竊竊私語,誰也不知道為什么教授看到了這個現(xiàn)象后竟然如此六神無主。原來以前奧斯特就曾經(jīng)猜測過電流與磁場可能會友密切的關系,但是長期以來他找不到實驗事實來做根據(jù),他差點絕望了。沒想到上課時無意中竟解決了這個問題。奧斯特閉門不出,整整緊張的工作了三個月,他用各種實驗都證實了通電導體周圍確實存在磁場,這個磁場對磁針施加作用,使磁針偏轉(zhuǎn)。1820年7月奧斯特將實驗結果寫成報告通知歐洲各實驗室。磁和電的聯(lián)系第一次被實驗證實了。
電流的磁場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聽得格外仔細,好似有一種吸引力牽引著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進入新課。
3、游戲激趣
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課題,便作為學生感知的新目標。根據(jù)課題內(nèi)容不同,采用不同途徑把學生帶入新的知識境界,讓學生在興趣中掌握新知識。有時在饒有情趣的競爭游戲中激起興奮,啟發(fā)思維和識記也是方法之一。
在上“摩擦”一課時,我讓全班同學推舉力氣大和力氣小的男同學各一名上臺進行奪瓶比賽。讓力氣大的同學用一只手抓住酒瓶的粗端(此端涂有油脂),力氣小的同學用一只手抓住酒瓶的細端。比賽結果,力氣大的同學卻敗了。再取出一只酒瓶(該酒瓶的細端涂有油脂),讓力氣大的同學抓住細端,比賽結果力氣大的同學又敗了。于是提問:“力氣大的同學用的力小嗎?為什么他兩次都失敗了呢?”同學們通過討論,很容易分析出失敗原因。進而引入新課:“為什么瓶的一端涂上油脂后,手就不容易抓住呢?實際上,這里涉及如何利用摩擦的問題。那么,摩擦現(xiàn)象有何規(guī)律?如何來增大和減小摩擦?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這個問題。”
四、復習式
這種導入方式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復習、歸納、總結和運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問題情境”,出現(xiàn)新的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相“沖突”,造成學生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說的情勢。然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就易于調(diào)動學生心理中的積極因素,這是新課導入中應用較多、效果顯著的一種方法。
例如上“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課時,先提問學生“200伏100瓦”的燈泡和“200伏40瓦”的燈泡;接在200伏電壓的電路中,誰亮?回答:“100瓦的燈亮!敝,將兩燈泡并聯(lián)接入電路,結果果然跟同學們的看法一致。然后再將兩燈泡串聯(lián)接入電路,100瓦的燈泡反而比40瓦燈暗多了。這事實使他們?yōu)橹徽。接著啟發(fā)他們?nèi)ダ斫獯⒉⒙?lián)電路的特征,燈泡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物理意義。
五、推理式
在導入新課中,如能采用層層設疑,步步逼近,逗引學生思考,通過對科學知識的探索,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從而主動鉆研下去。
例如在研究“物體不受力作用時怎樣運動”,我先按課本做了一組對比實驗: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分別運動到毛巾、紙板、玻璃鋪墊的水平軌道上,觀測它運動距離的長短。然后提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這是為什么?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這又是為什么?”小結學生的回答后,啟發(fā)學生推理:“如果小車放到一個更光滑的物體上,光滑到?jīng)]有摩擦力的作用時,小車在水平方向上還受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將怎樣運動下去?”學生得出:小車水平方向不再受力作用,它將一直以原來的速度運動下去。這一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看不到的,學生帶著好奇聽課,收到很好的效果。
新課的導入是一門藝術,其方法多種多樣,除了上述幾種方式外還有直接式、對比式、懸念式、陷阱式等等,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恰當,這就需要我們物理教學工作者根據(jù)具體的知識特點、學生的認識水平及授課環(huán)境去不斷推敲、探索和總結,以便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265819.html
相關閱讀:力和質(zhì)量的概念怎好隨便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