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倒裝句分類及例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我們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語序跟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子叫倒裝句。倒裝是就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而言。古人一貫那樣說,就無所謂倒順。主要包括:

1主謂倒裝(謂語前置,主語后說)

  (1)甚矣,汝之不惠! —— 汝之不惠,甚矣! 《愚公移山》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3)“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語,“甚矣”和“安在”是謂語。主語先說的情況多用于感嘆句或疑問句。

  小編為大家整理整理了高中語數(shù)外、政史地、物化生九科知識點,各科知識點都包含了知識專題、學習方法、解題技巧等內容。更多2016年高考各科復習知識點請查看<<<高中總站>>>,高考知識點頻道有你想要的珍貴復習資料。歡迎訪問,高考生的專屬網(wǎng)站! 

1賓語前置

  文言中賓語提到動詞前面,大致有三種情況:

  (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一般置于動詞前。例如:

 、僮詴渌,未之有也。 —— 未有之也 《張衡傳》

 、跉堎\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 莫振救之 《論積貯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石鐘山記》

  (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一般前置。例如:

  ①權知其意,執(zhí)肅手曰:“卿欲何言?” —— 卿欲言何? 《赤壁之戰(zhàn)》

 、谂婀苍? —— 沛公在安? 《鴻門宴》

  ③大王來何操?—— 大王來操何? 《鴻門宴》

  在這種句式中,介詞的賓語也前置。例如:

  ④王問:“何以知之?” —— 以何知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莩忌崛讼嗳缰钩荚唬骸熬我灾嗤?” —— 君以何知燕王? 《廉頗藺相如列傳》

 、尬⑺谷,吾誰與歸! —— 吾與誰歸! 《岳陽樓記》

  (3)用“之”“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這種情況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 有何功哉? 《信陵君竊符救趙》

 、诔烧Z:唯利是圖、唯你是問、唯命是從 —— 唯圖利、唯問你、唯從命

 、圩巫窝晌ㄟM修是急 —— 孜孜焉唯急進修 《問說》

 、芪嵘俟拢伴L,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惟依兄嫂 《祭十二郎文》

  (4)賓語前置例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2) 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

  (3) 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

  (5)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6)沛公安在?(《鴻門宴》)

  (7)客何為者?(《鴻門宴》)

  (8)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

  (9)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10)宋何罪之有?(《公輸》)

  (11)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12)何陋之有?(《陋室銘》)

  (13)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

  (14)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15) 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16)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17)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屈原列傳》)

  (18)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游記》)

  (19)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20)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21)宋何罪之有?(《公輸》)

  (22)唯利是圖(成語)

1定語后置

  文言文里有時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就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定語后置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者”字結構將定語后置。

  這類定語后置有個特殊標志,總是用助詞“者”來煞尾。例如:

  ①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zhàn)》)

  ——況且將軍可以憑借來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勢,就是長江。(“大勢”是中心詞起補述作用,使定語更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語后置的一個標志,“大勢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勢”)

  ②今成皋、陜西大澗中,立土動及百尺,迥然聳立,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

  ——“具體而微”是修飾“雁蕩”的定語!把闶幘唧w而微者”即“具體而微之雁蕩”。

  ③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想找一個可以出使回報秦國的人,但沒有找到。(“求人可使報秦者”即“求可使報秦之人”)

 、芩姆街縼碚,必廟禮之。(《勾踐滅吳》)

  ——“四方之士來者”即“四方之來之士”,意思是各地前來歸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廟堂之上以禮相待。

  (2)借助于結構助詞“之”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以強調定語。如: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即“居高之廟堂”,處遠之江湖”。譯為:處在高高的廟堂,就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遠遠的江湖,就為那君主擔憂。

 、隍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荀子勸學》)

  ——即“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也沒有強勁的筋骨。”

  (3)用“之……者”或“而……者”結構,表示定語后置。如:

 、偈H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因敲擊發(fā)出鏗鏘聲音的石頭,到處都像這個一樣。(中心詞“石”后加“之”,作一短暫停頓,便進一步突出強調了定語“鏗然有聲”,“石之鏗然有聲者”即“鏗然有聲之石”)

 、诖怂恼撸煜轮F民而無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這四種人,是天下沒處申訴的窮苦百姓。(中心詞“窮民”與定語“無告”之間插上“而,以突出“無告”!疤煜轮F民而無告者”即“天下無告之窮民”)

 、蹏孀又握撸瑹o不脯也。(《勾踐滅吳》)

  ——越國出游在外的年輕人,沒有不給他吃的。(中心詞“國之孺子”與定語“游”之間插上“之”,以突出“游”。“國之孺子之游者”即“國之游之孺子”)

 、艽箝幹畞y,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能不易其志”修飾“縉紳”;“大”修飾“四!保鶠槎ㄕZ后置!翱N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縉紳”,“四海之大”即“大之四!。

  上面所說的“定語后置”的情況在古漢語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語都是可以后置的。一般來說,一部分修飾性的定語才有這種后置情況,至于領屬性的定語是不能移到中心詞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陽”不能說成“咸陽之秦者”;“蛇鱔之穴”,就不能說成“穴之蛇鱔者”。

  (4)數(shù)量詞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數(shù)量詞或數(shù)詞作定語,可以前置,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也可以后置,與現(xiàn)代漢語相反。例如:

 、僖猿隧f先,牛十二犒師。(《?之戰(zhàn)》)

  ——用四張熟牛皮作先行禮物,再用十二頭牛犒勞軍隊。(乘:四,數(shù)詞,并未后置,“十二”則置于牛后)

 、诒戎陵,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陳涉世家》)

  ——句中“車”、“騎”、“卒”均是中心詞,數(shù)量詞“六七百乘”、“千余”、“數(shù)萬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語。

  (5)“所”字結構作定語后置。例如:

  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對清朝統(tǒng)治者)長期積聚的怨恨和憤怒,像洪水沖出山溝一樣。

  (“怨憤”是中心詞,“所積”為“所”字結構作定語,后置)

  (6)其余例句

  (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自名\"蟹殼青\",日與子弟角,無不勝。(《促織》)

  (3)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赤壁之戰(zhàn)》)

  (4)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1狀語和補語后置,也叫介詞結構后置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作狀語的介詞結構總是放在謂語前面,起修飾限制作用,但在古漢語中,經(jīng)常把這個作狀語用的介詞結構安置到謂語后面(即現(xiàn)代漢語的補語位置),而實際上起的又非補語作用。這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

 、佟坝凇苯M成的介詞結構,一般都后置,如“戰(zhàn)[于長勺]”;“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數(shù)例外。

  ②“以”組成的介詞結構,多數(shù)后置,如“何不試之[以足]”;少數(shù)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例如:

  ①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請奉命于孫將軍求救 《赤壁之戰(zhàn)》

 、陔m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 雖才于世高 《張衡傳》

  ③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于南畝之農(nóng)夫多 《阿房宮賦》

 、苣巳∶蓻_斗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帷幕裹(之) 《赤壁之戰(zhàn)》

 、蒿椧宰纳烬旞B獸之形! 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飾(之) 《張衡傳》

1介詞短語倒裝句

  (1)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時月。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采草藥》)

  (4) 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崤之戰(zhàn)》)

  (5)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介賓短語“于富者”置于謂語“語”之后)

  (6)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1倒裝句方面的失誤

  這類失誤以不能識別“定語后置”現(xiàn)象者最多。對用提賓標志表示的“賓語前置”句式與無條件的“動(介)賓倒裝”句式,不能識別或譯錯的也不少。其他各種倒裝句式,在選擇判別題中,時有不同程度的誤斷。這主要是沒有從規(guī)律上去把握這方面的知識所造成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280559.html

相關閱讀:語文寫作素材運用:人工智能 警惕還是受捧?